棗舒 作品

第229章 私人菜館

“沒錯!還是靜靜瞭解我。張玲,走吧。我們要去吃飯的地方有點遠。”

他試圖用這種方式打消張玲的疑慮。

順便看看張玲心中是不是還有他?

當看到張玲臉上明顯閃過一絲不爽的感覺。

漆雕哲內心的狂喜差點難以掩飾。

張玲心中則湧出幾分不情願。

於是笑著推脫道:

“遠?太遠的話,我看就算了吧。公司附近的也有不少飯菜做得不錯的地方。何必要去遠處?”

她主要是不想在吃飯上佔用太多的時間。

尤其是因為漆雕哲而浪費的。

她最是不能容忍!

這都是因為她在漆雕哲身上已經浪費了十幾年。

不想再浪費了而已。

顯然,漆雕哲彷彿看出了張玲的心思。

他目光中帶著幾分溫情看了一眼成靜。

成靜儼然就像是漆雕哲多年的情人一般。

對他的小心思瞭如指掌。

於是及時的上前牽起張玲的手,態度誠懇的說:

“張副總,你對我成靜來說就是大恩人。對待恩人豈能敷衍了事?所以我特意交代漆雕哲挑選一處環境不錯,還符合你口味的私人菜館來宴請你。”

張玲不得不有點佩服漆雕哲的手段。

這才幾天的功夫就已經讓成靜對他言聽計從。

想必漆雕哲在這些年裡,一定也是如陳劍一般,都是在萬花叢中過的風流之人。

她還在猶豫就被成靜拉扯著向餐館而去。

真不愧是私人菜館!

漆雕哲還真是會吃的。

所選菜館地處一隱秘幽深且有些平平無奇的小衚衕裡。

乍一看絕對想不到有人會在這裡開菜館。

來到菜館門口更是沒有招牌證明這裡是菜館。

青石堆砌的拱門口擺放著兩尊威嚴的石獅子。

不管怎麼看都像是古代大戶人家的私人宅邸。

踏進門的那一刻就有一種穿越古代的感覺。

一身著素雅旗袍,身姿婀娜的服務生笑著迎面而來。

為他們介紹說院內吃飯的地方共有以下幾處:

首先是園林的東邊有一個庭院。

庭院裡栽滿了鮮花,開的花朵不是很大,從遠處看星星點點。

還散發著陣陣清香,庭院裡裝修的富麗堂皇。

所以這裡一般是商賈大亨的首選。

其次是園林的西邊主要是假山。

假山重巒疊嶂,設計的栩栩如生,十分逼真,給人一種在山中游覽的感覺。

所以這裡一般是職場精英喜歡去的地方。

再者是園林的北部有個小樹林。

那裡可隨意選擇竹林小屋、桃花小屋、花房小屋任意一處就餐。

說是夏日在此遮涼避暑是最好不過了。

所以這裡一般來這裡吃飯的人都是文人雅士。

張玲不似上官傲雪那般是附庸風雅之人。

更是自知她不是商業大亨那塊料。

即使漆雕哲再三要求去東邊庭院吃飯。

張玲依舊執意就近選擇了西邊職場精英喜歡去的假山。

當然,還有不願意浪費時間的打算。

他們順著一條古香古色曲折蜿蜒的長廊,在西邊的一處叫滄浪亭的地方,坐在亭中石桌前等待就餐。

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出自:宋·蘇舜欽《滄浪亭》。

顯然給這處亭子起名字的人頗有才氣。

成靜這是第二次來到這裡吃飯。

所以一直熱情的在一旁為張玲講解著這裡的一些規矩。

這裡不需要點餐!

他們能夠吃到什麼,全憑廚師心意。

但是廚師絕對可以保證讓他們不虛此行。

剛坐下還沒一分鐘就看到身著旗袍的服務生端著餐前茶點送了過來。

茶為主,點為輔。

功夫茶講究濃、香,所以都要佐以小點心。

這些小點心頗為講究,味道可口,外形精雅,大的不過如小月餅一般大小。

有一碟帶甜味的綠豆茸餡餅;

有一碟金黃如月的綠豆糕;

有一碟閩南特色的芋棗,它是把芋頭先製成泥,蜜餞。

為此張玲更加期待這頓飯了。

可以基本確定漆雕哲這個人在吃方面還是很會享受的。

漆雕哲看著她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他這才帶著幾分慚愧的說:

“對不起,張玲。其實,從我回國第一天開始就計劃著要請你來這裡吃飯。不曾想一直耽誤到現在才請你來到這裡。”

張玲剛想開口問漆雕哲這麼說話是什麼意思?

成靜就接著漆雕哲的話茬說:

“好飯不怕晚!親愛的,你也別太自責了。這不我們一起邀請見證人來吃飯。豈不是更能體現我們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