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正月半 作品

同感後的百態(上)


  之前說了,那個人體雕塑只有骨架,張不凡一直以為他走路過來會留下一陣聲音,但沒想到這東西因此幾乎不發出響聲。

  如果張不凡能讓眾人安靜下來,並像只鴕鳥一樣趴著地上聽聲音,他就會聽到那位狂戰士老哥的腳步聲。

  可惜沒那麼多如果,對人生而言,只有種種選擇之後的結果。

  月光是有偏見的,他不會將自己的光芒普及世界,而那些沒有被光普及到的世界就滋生無限的黑暗。

  在漆黑的夜裡,一團綠色的鬼火悄然無聲地點起,出奇的人們只能看見鬼火在移動,漂浮在空中緩緩前行,而不能聽到移動的聲音……

  當然對現在的他們而言夜還挺長,但終有黎明時刻。眾人是在太陽東山升起之前獲得新生,還是一同死在希望之前的絕望之中?

  想必大家一定認識過音樂,音樂可以使人鬥志昂揚,也能使人萎靡不振,主要是感情達到同感了,也就是將自己融入到音樂中去了,相信自己就是所謂的歌詞中的那個人。

  但你要說聽音樂可以被音樂控制,哇,這個根本不符合基本法吧。

  張不凡覺得你可以被音樂搞得欲仙欲死,但你要最基本先達到同感的層次,後面才可以說調動聽者的情感。因此張不凡才會如此嫌棄這個怪聞,因為他覺得他是個絕對理性的人,所以不會被這種音樂給有機會同感的。

  同感意味著你得感性,而理性得放棄,才可以與音樂一同進退。而張不凡是那種除了睡覺的時間,大腦都在工作的人,要他放棄理性無疑就是讓他死。

  所以他會知道歌曲裡的內容是什麼,也知道相應的技巧,就像語文閱讀理解的答案一樣,但他表演出來的音樂不會太好,因為他根本不會往裡面投入情感,演奏這些如同機器設定好的程序,當然拿去正規考試也還行,因為人家看到的是你錯誤多不多,而不會考慮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