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的大明 作品

第1159章 好,我出兵


                 就在趴地兔建工廠,招工人,建學校等一系列動作的同時。分散在四川各個州縣的程旭、高初五、鄭大牛、趴地兔等人,也紛紛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萬州、忠縣、石柱、豐都、重慶……

  高家村在好幾個地方,同時建起了工廠,為了節省工期,這些工廠都是利用現成的地主家大宅子來改建而成,沒有勞動高家村的藍帽子。

  而且工廠裡的工作都是製作少數民族的傳統手工藝術品,所以也用不上高家村那些先進的機器。

  這樣一來,工廠開張就非常的快。

  只要高家村的物資通過船運到來,幾位領隊的手裡有了錢,就敢馬上開張,大量招募工人。

  各種純手工,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部搞起。

  少數民族的能工巧匠們,在自己家裡雖然也能做這些藝術品,但是自己做了也沒個銷售渠道,還擔心自己做收入不穩定,最終都抵受不住高家村工廠開出的“每個月能穩定獲得的工錢”,紛紛拋棄了“以家為單位”進行生產的小作坊模式。

  大量的少數民族老百姓下了山,來到了州城或者縣城,在高家村的工廠裡打工,與城裡的漢族老百姓們生活在了一起。

  不會手藝活的農民們也不用擔心,趙勝率領的“農業知識小隊”,到處走動,在各州城,縣城,村鎮,進行免費的巡迴講課,教老百姓們如何科學地種植新式農作物。

  務農的老百姓,是最難哄出山的。

  但是為了自己的農田產量翻倍,他們也只好走出大山,到縣城裡來購買新式農作物的種子,化肥。

  有走動,就會有交流,有交流,就會產生感情,就會開始文化融合……而一旦開始文化融合,不同的民族就能真正地成為一家人。

  幾個月的時間裡,川東地區就變得欣欣向榮,一片蓬勃。

  然而,此時的川西地區……

  成都城。

  四川巡撫王維章、四川巡按陳廷謨兩人,正站在成都城的城頭上,瑟瑟發抖。

  城外的成都平原上,正列著一支大軍。

  為首一人,正是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