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的大明 作品

第865章 誰贊成,誰反對


                 明朝時期,羊毛紡織在中原還是一個很稀罕的玩意兒。

  當時漢人一般玩的是棉、絲。通常只有少數民族的牧民,會玩羊毛紡織。而陝西這地方因為絲綢之路的原因,與少數民族和西方的交流相當多。

  所以,當時陝西一帶的毛紡織工藝已經吸收了漢人、吐谷渾人、吐蕃人等民族的紡織工藝,既有少數民族的風格,又有漢人的精緻華美。

  這東西有個名字叫做“方物”。

  老貴老貴了!是可以當成貢品進貢到皇宮裡的好東西。

  劉茂袍和哲布的小紡織廠,做的就是這東西!

  哲布的母親安吉樂也來到了工廠,將少數民族的羊毛紡織技術帶了過來,然後一群漢家女子受聘加入廠子,將漢人的技術也運用在其中。

  經過數日磨合之後,暖得犯困紡織廠的第一張“羊毛毯”華麗登場了。

  這可是貢品級的好貨,一出廠,就立即遭到了哄搶!

  高家村裡小有點家財的人,誰不想要?

  不過……

  這張羊毛毯子最終還是被老村長給買下了。

  老村長德高望眾,他要買的東西,什麼高一一、高臘八、高初五之流,哪敢和他搶?別看高初五在戰場上橫掃八荒,面對著老村長的柺杖,高初五也能跪著喊“爺爺我錯了”。

  至於不姓高的人,更是躲得遠遠的。

  再說了,老村長年齡大了,想要一張暖得犯困的毯子裹著睡覺,不是很合理的嗎?晚輩和老人家搶這種保暖用的東西,就不講理了。

  “冒泡哥哥!”哲布拿著老村長付的一大筆錢,很激動:“你看你看,咱們廠的第一個產品,就賺了這麼多錢呢。”

  劉茂袍笑:“還行吧,還行。”

  安吉樂也有點小激動:“沒想到,一點點羊毛做的東西,居然就能賣這麼多錢啊,這些錢可以用來買好多好多有用的東西,鐵鍋、鐵鏟子、茶葉……”

  劉茂袍:“你可以寫一封信,和你父親好好商量商量。以後你們部落裡的羊毛,都送到咱們這裡來。咱們把沒用的羊毛加工加工,變成好多好多錢,可以用來購買各種物資,再送回到烏審部落去。你的族人們,都會富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