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銀屏張星憶馮永 作品

第1173章 聯手


                 馮都護在視察了必要工作進程之後,決定提前結束自己的北巡之行。

  表面上看,是因為拓跋鮮卑的出現,原本對幽州方向進行調整的打算出現了意外因素。

  所以馮都護需要回長安,與左右夫人重新商量,如何部署幽州邊塞計劃。

  在平城繼續等半個月後就要從塞外回師的劉渾和禿髮闐立等人,有點浪費時間。

  但實際上,身為大弟子,張遠知道,山長這一次著急趕回去,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河東之事的影響。

  跟隨山長征戰這麼多年,張遠自然熟悉陣前之事。

  所以他知道,從調動兵力到開戰,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魏都督真的想要對高都動手,那麼河東在秋末調動兵力,真正交戰可是要在入冬之後了。

  雖然張遠認為這個可能性不高。

  但他也知道,朝中的事情,遠比陣前排兵布將複雜得太多了。

  而且這個世上,有一種可能,叫萬一。

  山長身負重任,真有一絲差池,則不知有多少人受到牽連,謹慎一些也是應當的。

  臨走前,馮都護召來護鮮卑校尉王平與長史張遠,親口吩咐道:

  “雁門胡人雖已不足為害,且與魏境有山險之隔,但立足此處,可減少魏賊幽州戰馬來源。”

  “看似無傷敵之功,但實則有弱敵之效,而此舉需要撫胡以利害,又需要懾賊以精兵。”

  “更別說工坊礦場等地,多是胡人,皆需要防備,以免肘腋生變。故而軍中之事,萬不可鬆懈。”

  “你等二人,皆是我最信重之人,一定要精誠合作,有什麼事情,多商量著來。”

  “若是事情定不下來,無論大小,就派人送信到長安詢問於我,萬不可覺得是小事就湖弄一番。”

  若說趙廣與馮永是通家之好,那麼王平父子,說好聽點是與馮都護則是榮辱與共。

  說難聽點,就是馮都護的黨羽——至少在別人眼裡是這樣的。

  因為從結識馮永時起,王平父子的每一步升遷,可以說都是受到馮都護的提拔。

  馮都護身位權重,王平父子則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馮都護身敗名裂,王平父子則是必然要受到清算。

  王平本來就是謹慎之人,此時再看到馮都護如此鄭重吩咐,心裡一凜,連忙站起來表態:

  “中都護之言,末將必定會牢記於心。”

  張遠也站了起來,猶如舊日在學堂時聆聽山長授課時:

  “山長教誨,學生一日不敢忘。”

  向兩人強調了雁門的重要性,馮都護沒有再過多停留,開始南下,過雁門塞,向著太原前進。

  雖然有心要趕回長安,但太原是幷州州治,且鄧芝是以右衛將軍的身份出任幷州刺史。

  再加上現在的幷州刺史府長史又是諸葛喬。

  馮都護就算是再心急,也要在太原逗留,與鄧芝與諸葛喬見上一面。

  鄧芝是大漢丞相時的老人,一向推崇大漢丞相提倡的務實與簡樸。

  而諸葛喬就更不必說了。

  再加上現在幷州又不是什麼富裕之地,對於刺史府排名最前面的兩位老大來說,中都護也不是什麼外人。

  所以刺史府只是簡單地給馮都護舉行了一場洗塵宴。

  刺史府的主要官員到場喝了兩杯酒,就紛紛識趣主動告退。

  最後只剩下鄧芝與諸葛喬時,讓人撤下殘羹冷炙,重新擺上一些酒菜,這才算是三人真正的宴席。

  三人都是自己人,鄧芝也就不再說什麼客套話,直接就開口問了一句:

  “前幾日才聽說賢侄到了雁門,巡視北地,怎麼這麼快就要趕回長安?”

  都督中外軍事的中都護巡視北地,可不是說走馬觀花,公費出遊到邊疆遊玩。

  而是要檢查關塞,視察邊軍,瞭解邊塞胡人的情況,同時還要對邊地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

  再加上馮都護又有平尚書之權,所以對邊地的民政也有權進行整治。

  更別說雁門那邊,對幽州的賊人一直有所行動。

  馮都護僅僅是在雁門呆了不到十日,就匆匆南下,這本就是不太正常。

  “永出來時,府上的夫人已經懷胎兩月有餘,此番趕著回去,正是掛念夫人,兒女姿態,鄧公莫要笑話才是。”

  鄧芝與諸葛喬聞言,連忙道喜:

  “原來是府上有喜,恭喜馮君(明文)了!”

  鄧芝捋了捋鬍鬚,眼中閃著好奇:

  “早年就有傳聞,說馮君手裡有秘方,貴府上已有一女五子了吧?沒想到現在又多出一個,莫不成這傳聞是真的?”

  馮都護有些尷尬地笑而不語。

  什麼一女五子?

  明明是一女六子。

  還有一個關勝呢。

  關將軍與花情婦名下的兒子小名阿知,大名關勝。

  取關中一戰大勝之後所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