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銀屏張星憶馮永 作品

第1161章 推波助瀾

  但很快,他又恢復了淡然的笑意:

  “我知道中書的意思。只是某這些年來,用這個名字習慣了,暫時沒想著改回去。”

  也不知是不是被呂壹這個話勾起了情緒。

  但見他拿起自己的杯子,輕抿了一口茶,似乎是想起了什麼,臉色也變得有些黯淡下來。

  “想當年,丞相視我如子,我視丞相如父。後隨丞相伐賊,吾自以為得丞相所傳,擅不聽命。”

  說到這裡,他的臉上終於出現了苦笑:

  “沒想到差點把伐賊之業毀於一旦,若非馮都護,吾怕是萬死亦難贖其罪。”

  “此事之後,吾改名為田,以示革面之意。”

  他看向呂壹,面有肅然之意:

  “吾此番,非是助呂中書也,而是給討賊大業獻一分力,欲求心安耳。”

  呂壹聽到馬田這麼一說,也不禁坐直了身子。

  馬田的目光,又越過呂壹,看向西北方向,似在解釋,又似在喃喃自語:

  “我只求能有朝一日,能看到討賊大業成功,這樣,我才能有臉面去見丞相……”

  說起前事,馬先生就開始變得傷感起來。

  呂壹一看馬先生這神情,就知道要糟。

  他與馬先生也算是交往甚久,知道大漢丞相便是對方心裡永遠的痛。

  以前每每提起丞相,馬先生還只是自道羞愧。

  只是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到江東後,馬先生悲慟無比,甚至哭昏數次。

  如今一提起諸葛亮,他還是會淚流不止。

  呂壹正想著如何安慰,卻是沒有想到,這一次不但提起了丞相,而且還涉及丞相矢志所求的大業。

  念及自己辜負了丞相,不能陪同丞相共謀大業的遺憾。

  這一次,馬先生竟是忍不住地失聲痛哭:

  “丞相,卻是等不到這一天了,吾深受丞相厚恩,竟不能親自到墓前祭拜,愧對天地,恨啊!”

  哭著哭著,馬田雙手捶胸,幾欲氣絕。

  嚇得呂壹連忙扶起馬先生,安慰道:

  “先生何須如此哀痛?誠如先生所言,先生現在所做的,正是為討賊大業出力。”

  “丞相泉下若是知曉先生之心,想必也定會開懷,不會再怪罪先生。”

  馬先生哭了好一會,這才收了聲。

  他擦了擦眼淚,對呂壹說道:

  “若是當真能如呂中書所言,那吾此生,再無憾矣!”

  說著,他站了起來,對著呂壹行禮道:

  “呂中書久侍陛下身邊,若是能勸說陛下伐賊,吾便是感激不盡。”

  呂壹連忙扶住馬田,急聲道:

  “先生說得哪裡話?這個事情,當是我感謝先生才是啊!”

  看到馬先生已經收斂了情緒,呂壹這才與他一起重新坐下,然後有些不太好意思地開口道:

  “其實壹這一次過來,除了告訴先生,陛下已經答應了荊州那邊所求,實則還有一事,是想求先生一事。”

  “呂中書但說便是,何須說求字?”

  “傳聞先生與馮都護有所交情?”

  馬田又是嘆息,對呂壹沒有諱言:

  “我與馮都護確實略有交情,當年我在街亭的失誤,按律當斬,若非馮都護及時出手相助,今日吾怕是早化成黃土矣!”

  街亭一戰,可算是馮都護的成名之戰。

  當年發生了什麼事,除了當事人,恐怕已經很少人知道其中詳情。

  世人多是隻知馬先生曾受馮都護活命之恩。

  這一點,馬先生不止一次提起。

  呂壹自然也不疑有他。

  只見他斟酌了一下,這才說道:“我素知先生與興漢會交好,知道興漢會內部不少消息,也不是說信不過先生。”

  “只是此事事關重大,陛下極是上心。如今聽聞此事後,欲寫書信給漢家天子,談及借糧一事。”

  “世間誰人不知,漢家天子極是器重馮都護?故而若是馮都護能在漢天子面前幫忙美言一二,想來此事定能穩如泰山,再無變數。”

  聽到呂壹這麼一說,馬田眼中閃過一絲不易讓人覺察的亮芒,臉上神色卻是不變,點頭:

  “中書之意,吾已知矣。”

  如果說,未稟報孫權以前,這只是一個建議。

  最多也就是校事府與蜀地的買賣協議行為。

  那麼,當孫權決定給漢家天子寫信之後,這已經算是事關盟國之間的大事了。

  就算蜀地運糧往吳國,那也是有限定的。

  可不是說想運就運。

  要不然為什麼要設一個永安易市?

  萬一長安的小胖子接到吳大帝的來信,就是“咦”了一聲,然後說我什麼時候答應要借糧。

  那就尷尬了。

  大帝丟了臉,呂壹自個兒,說不得就要跟著丟命。

  雖說這種事情概率不是很高。

  畢竟馬先生與興漢會的交情匪淺,甚至很多時候,馬先生可以替興漢會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