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銀屏張星憶馮永 作品

第1146章 種棉花


                 立春過後,貓冬就算是正式結束,春耕開始。

  平城縣侯久有戰功,天子在長安附近賞了五十頃地。

  雖然是五十頃至少有一半是上好的水澆地,對於後世來說,可能不少。

  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對於馮都護的身份來說,這是一個偏少的數字。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當年先帝入主蜀地,錦城附近的田產,多是世家豪右所有。

  所以朝廷沒有太多的田產賜給功臣,只好多賞金銀錢糧布帛。

  丞相去世後,只留下十五頃地。

  同時也有意無意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傳統:

  天子賞賜臣子,多賞金銀錢糧布帛,少賜田產。

  雖然去年在長安大封賞的時候,天子把丞相府上的田產加到了一百頃。

  但這個數字,仍然只能算是正常。

  魏國的寵臣何宴,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就給自己斂了兩百多頃田產。

  作為季漢後無來者的丞相——至少在天子眼裡,是這樣的——僅僅是得到了一份正常數目的田產封賞。

  馮都護作為後來者,自然不敢超過丞相。

  所以只好折個半,要了個五十頃。

  馮都護從這五十頃的地裡,特意挑了灞橋邊上的三十畝地,準備讓人種上棉花。

  立春時節不是種棉花的時候,得再等一個多月。

  不過現在已經可以整理田地做準備工作了。

  “兄長,怎的不多種一些?”

  今日沒有上值,跟著馮都護跑到灞橋邊上踏青的趙中監軍,看著正在整理田地的農人,不由地好奇問了一句。

  要說那棉花,確實是個好東西。

  四五年前,兄長主政涼州的時候,花嫂從南邊帶回來了一些種子。

  兄長讓人在涼州試種,這幾年興漢會的內部,幾位兄弟家裡都多了一些棉被,冬日裡蓋著可舒服了。

  軍中現在還有一些棉紗,聽說也是棉花做成的,用來給受傷的將士止血包裹之類,效果也非常好。

  在趙廣看來,這等好東西,就應該早早推廣才是。

  可是兄長也不知怎麼想的,從來沒有在官面上提過這個事。

  就算是涼州那邊,也僅僅是興漢會的農場裡種有,別的地方根本看不到。

  原本趙廣以為兄長這是給會里的兄弟尋財路呢,現在看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三十畝?

  夠做甚?

  趙廣有些遺憾地說道:

  “兄長,這可是一項大財源,怎麼就給了幷州河東那些大族?留給我們自家兄弟幹不好麼?”

  “你懂個屁啊!”

  趙廣就算是升到了徵南將軍,在別人面前或許能夠耍威風,但在馮都護面前,仍是一個小弟弟,說罵就罵。

  “會里現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雁門和九原那裡挖煤挖鐵,哪還顧得上這個?”

  賣煤賣鐵可不比種棉花來錢容易?

  九原也好,雁門邊塞也罷,那裡的冬日本就寒冷,再加上小冰河的氣候加持,當地駐軍冬日裡不知要消耗多少煤。

  畢竟你總不能讓駐軍學胡人,一年到頭去撿幹糞燒乾糞取暖吧?

  更重要的是,冶鐵這種事情,先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種棉花,什麼時候打下東邊還不知道呢。

  誰能等得及?

  “我們也可以在關中涼州那邊種啊!”

  趙廣有些不服氣地說道:

  “兄弟們在關中的地雖然不算太多,但種個幾萬十萬畝,想來還是可以的。”

  “涼州就更不用說了……”

  話未說完,就被馮都護粗暴打斷了:“所以我說,你懂個屁!”

  “若這玩意當真能隨意種,你道我這幾年為什麼不推廣?”

  馮都護鄙夷地看了一眼這個傢伙,指了指眼前的三十畝地:

  “棉花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想要種好它,那可不容易。”

  “莫說是關中,就在涼州,至少在隴右,我都不會讓人種它。”

  “就算是以後的關東那邊,也不是誰想種就種,想要種的話,須得像開工坊一樣,需要事先掏錢掏糧買資格。”

  趙廣一聽,就是一怔:

  “兄長,這是為何?既然是好東西,既能代麻又能替絮,為何又不讓多種?”

  “因為它不好種,費水,費肥,費人,一般人可種不起它。”

  這個時候的棉花,品質不算太好,產量不高,又沒有太好的防蟲能力。

  這都是涼州的興漢會農場試種之後,馮都護對比後世得出的結論。

  特別是這玩意,還會擠佔農田。

  若非大漢現在的糧食產量有了跨越式的提高,特別是拿下關中後,坐擁兩個天府之國,導致有糧賤傷農之憂。

  馮都護恐怕還要把棉花之事再壓上幾年,甚至十幾數十年也說不定。

  但不管怎麼樣,蜀地和關中,再加上隴右,這三個大漢的主要產糧地,絕不允許出現大量種棉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