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銀屏張星憶馮永 作品

第0673章 只道平常卻難尋

  “阿兄無論是在南鄉也好,越巂也罷,還有隴右護羌校尉所屬,皆是用喜歡用學堂出來的學生。”

  說到這裡,張星憶壓低了聲音,“但學堂學生少學經學典籍,終是不足之處。”

  “現在還好說,畢竟是戰亂初定,那些學生又只能算是僚屬,算不得正式官吏。但以後他們若是想要再進一步,這不足之處就是他們的阻礙。”

  “阿兄想法子讓光祿勳(向朗)這等名士為南鄉學堂題字,在小妹想來,很有可能就是想要讓南鄉學堂更進一步。”

  關姬終於忍不住地問道:“即便是阿郎想要推學堂學生一把,可是這些又與許家有什麼聯繫?”

  張星憶狡黠一笑:“阿姊莫要忘了,許勳之父許慈,同樣是儒學名士,他跑到皇宮門口一哭,如今名聲可不小呢。”

  “以後太學重建,他定然是有首倡之功。李家與許家是姻親之家,而馮家,又有李家的關鍵人物李慕。”

  “到時候阿兄所建學堂出來的那些學生,說不得藉著許慈在太學的影響,受到些許益處。”

  關姬聽到這裡,長吸了一口氣:“門生故吏?”

  這張家的女子,果真是非同一般。

  “你怎麼想出來這麼多事的?”

  關姬看著這個嬌俏可人的小妹,心裡止不住地震驚。

  “阿姊莫不是忘了,阿兄上一次還讓我去南鄉學堂多學些東西呢。”

  張星憶隨手從路邊扯了一條柳枝,靈巧的雙手左右扭了幾下,就把裡頭芯條抽了出來。

  只見她一邊低頭把玩著手裡的柳條,一邊說道,“我還去聽了兩次向老先生的講學。”

  說著,她從身上摸出一把小刀,把手裡的柳枝削成了柳哨。

  然後放到嘴裡,小臉兩邊鼓起,唿哨起一下子就響了起來。

  她的雙眼彎成了月牙,這才小心地把柳哨收好,孩子氣的做法讓關姬臉上亦蕩起溺愛的笑容。

  只聽得張星憶繼續說道,“阿兄的那個大弟子魏容,天天往向老先生那裡跑。”

  “端茶送水不說,連向老先生吃的東西都是食堂裡單獨做出來的,著實是殷勤無比。”

  “還有,南鄉這些年,印了不少典籍。在別人家裡視若珍藏的書籍,在南鄉卻是隨時可以借閱。”

  “向老先生本就是愛書之人,再加上又喜歡提攜後進,這學堂學生時時請教,卻是讓他樂在其中,不思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