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銀屏張星憶馮永 作品

第0621章 交易所


                 南鄉儲備局的旁邊,有一個才掛牌兩年的交易所。

  這個交易所最初的時候,是南鄉和蜀地產糧大戶交割糧食的地方。

  後來隨著毛布流入市場,以及糧食換取毛布業務的進一步擴大,南鄉就把所有交易帳單都集中到了這裡核對,然後雙方再拿著蓋好印章的單子分別去交割。

  再到後來,大漢南征,南鄉的交易物又多了菉豆等東西。

  還有這幾年糧食賤價,南鄉的糧食收購份額除了分出大半給指定的幾家外,還有一部分則是通過掛牌,公開面向外頭收購,也算是給指定供糧的幾家一個警示。

  發展到後來,隨著與隴右世家大族秘密交易的展開,關中,甚至連涼州都有人前來,而且交易的東西越發地多了起來。

  於是交易所便成為了一個物資交易的平臺。

  不管天南地北,只要手頭有貨物的,都可以通過南鄉交易所掛牌,上頭寫明貨物各類,數量,價格等。

  若是有人看中了,則前去交涉,價高者得。

  有想要到這裡收購貨物的人同樣如此。

  撮合交易成功後,雙方拿著南鄉交易所給出的憑證,再私下裡自行交易。

  所以交易表面看著是在南鄉,但實際交割的時候,有一部分是在南鄉本地,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錦城,甚至隴右,關中的也不是沒有。

  交易所讓不少人得了便利,於是大受眾人歡迎。

  無論是買還是賣,要想在南鄉交易所掛牌,那就必須先給出一定數額的保證金。

  若是出了差錯,壞了規矩,不但保證金則全部沒收,而且會被列入交易所的黑名單,從此不得在南鄉交易。

  憑藉著工坊、票子、南鄉儲備局的優勢,還有馮永、官府、大漢皇室等招牌,南鄉交易所一躍成為了大漢最權威的交易之地。

  除了權威之外,在這個消息閉塞的時代,這裡還是打聽各地貨物信息最方便所在。

  有了這兩個別人所沒有的巨大優勢,交易所的交易量與日俱增。

  最初的時候,只要撮合成功一單,大夥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

  到後來,有人開始在南鄉租用庫房,儲存貨物,低買高賣。

  到如今,已經發展到約定延期交割。

  比如說,有人想要在十月收一批糧食,可以在八九月份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