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兄是中國人麼?

“蠻子天天干的事情,你要是離得遠,眼不見心不煩,倒是還好;但他們天天在你眼前幹這些事情,時間長了是真受不住。我帶人到這邊來的路上,就好幾次憋不住。”他連連搖頭。

“我來的路上,也頗有周轉,不過感覺還行吧……”道衍和尚回想了下,說道。

“您那是正經使團,大家都很看重,各國看在都要多加照顧的。而且走河中、波斯一路過來,也是傳統商路,這一路上都算是熟番了,多少要靠譜些。”常千戶忍不住抱怨道:“我們走海路的,可就慘了,一路上那都是些什麼玩意兒啊……”

“很多地方的土人,行事頗為乖戾,有時候都不知道他們想什麼。走到天竺的時候,我就有些受不住。後來去埃及出差,沒多久就跟一個當地豪強起了矛盾。”

“我當時想,就算不是為了公道,起碼得注意下影響吧,結果那人卻反過來威脅我。我那時還一身跋扈勁,氣不過,就帶人把他全家殺了。”

“這樣。”道衍和尚還是不動聲色,只是點點頭。

雖然常千戶沒有細說這件事,但他也能大概猜出來。對於這幫錦衣衛的反應,也不算太意外。

“但他們的同夥依然還在,而且要報復我們,我也只好跑路。我們接觸那位讓娜姑娘——就是後來派去給吳王幫忙那位,就是那個時候。”常千戶繼續回憶道。

“那件事也算讓我學到了不少教訓,後面我自己也反思了很久。我就覺得,外頭這邊,是真的缺乏秩序。大道理雖然空泛,但意思卻沒有錯。這不教化是真的不行啊。”

“怎麼教化呢?其實就也只有兩件事。”他說:“一是要把那些太礙事的蠻夷幹掉;二是要給其他人傳授我們的經驗,讓他們好好學著我們,做個正經人。這都是需要長久去做的事情,但陛下讓吳王在海外待著,還讓我們也過來,應該就是為了長遠計劃做打算的吧?這些事情,也都是遲早要做的吧?”

“那,讓娜姑娘她們,是怎麼想的?她們應該最瞭解吧。”道衍和尚指出。

“她們倒是不反對。她們的住持嬤嬤,也就是覺得我們太暴力了,說塞里斯人天天就知道殺人全家。”常千戶搖搖頭:“不過我們也沒辦法啊。蠻夷根本聽不懂人話,只有直接動手,才能讓他們稍微乖幾天。這還能叫暴力?要我說,還是殺少了!”

道衍和尚確實不知道他受了多少氣,只能安撫了幾句。常千戶則搖搖頭,回到正題。

“剛才說的這些,也只是我擔心的一部分。除了怕這種蠻夷習慣會帶壞小孩,他們的宗教,我感覺也會有問題。”他告訴老和尚。

“蠻夷的習慣經常讓人難以適應,而宗教,可能也算是其中一部分吧。羅馬汗國這個拜上帝教,已經算是比較正常的了。其他那些,就更不對勁。”

“小郡主出生之後,很長時間被寄養在鄉下,由生母安排人手帶著。後來吳王那邊安穩了些,才委託齊、黃兩位先生,去給她進行啟蒙教育。可能是因為這個經歷,她信的其實是她老家那個教派,跟世子、郭公子這些人,不是一回事。”

“我覺得,最好能讓她改個教門比較好。要不然我老是怕會出事。”他搖搖頭,對道衍說:“大和尚您才是懂教法的,這種事情,我覺得還是您來說最好吧?”

“我也不是拜上帝教的僧人啊。再說,這要是能勸過來,我估計王師父他們早勸了。”道衍和尚也有些為難。

“我擔心這個事情更麻煩。”常千戶明顯十分警惕:“國朝剛建立的時候,就專門下達過命令,約束色目人的文化、習俗。對於法蘭西回回的宗教,我覺得也得留意。”

“既然作為宗室,享受各種優待,就得遵守對應的法度、禮制。但法回的教義、風俗,與漢人禮制牴牾之處不少。這樣,一來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乃至給元人之類的勢力提供口舌;二來,也是個隱患。

“小孩子容易被影響,這也是沒辦法的。而且她一生還長著,今後不知道會接觸多少人、和家鄉有多少來往。我聽說,上位者每時每刻都得注意自己的表現,按他們文縐縐的話,就是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因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影響重大。”他還引用了一句經書。

“吳王府的人,都覺得小郡主聰明,擅長和人相處,正因為如此,才得更加註意。否則,在宗室內、在民間,把這套傳播出去,引發眾人效仿,怎麼辦?”

“這樣啊,這倒是不用擔心。”道衍和尚卻不怎麼在意:“如果真是這樣,那也不用擔心。”

“為什麼?”常千戶問。

“這個事兒啊,我們佛門算是最瞭解的了。”道衍和尚頗有心得地說。

“佛教廣泛傳播,還是從魏晉之後的亂世開始的。然而剛開始沒多久,就遇到了重大挫折。在北魏初年,就發生了太武法難。”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件事的真正原因,是佛寺聚斂了大量財富,甚至還有不少僧人不守戒律,乃至圖謀不軌。但真正下詔推行的時候,太武帝給出的佛教罪行,依然是引誘君主‘事胡妖鬼,以亂天常,自古九州之中無此也’。”

“所以,他要求‘除偽定真,復羲農之治。其一切蕩除胡神,滅其蹤跡。’在命令裡,堅持把我佛稱為‘胡神’,佛經稱為‘胡經’,橫加指責。”

“北魏是鮮卑人國家,他自己就是五胡啊。”常千戶感覺不太對:“那他為什麼還指責別人太……太胡人了?”

“一方面是他朝廷裡的漢人官員和道士在遊說,北魏君主也需要證明自己是正統。另一方面,胡人的概念,可能也是分層次的。”道衍告訴他:“北魏之前,鼓勵和扶持佛教的政權,是羯人的後趙。石勒、石虎器重僧人,任用佛圖澄等人輔佐自己,所以佛教也和這個政權聯繫緊密。”

“對於鮮卑人來說,羯人也是外族,而且和其他四胡都差距更大,屬於胡人裡的胡人。狹義之胡,大概就是指他們了。所以,才有這種說法吧。”

“但不管如何,這對佛法來說,明顯都不是什麼好事。你知道‘胡說八道’這個詞吧?”

常千戶點了點頭。

“佛教有‘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說法,當年來中原的胡僧,就試圖給別人講明這些道理。但大部分人既不喜歡胡人,也不懂胡語,再加上當年天竺佛法中,有頗多讓中原人無法接受的新觀念,因此對於這些教法,牴觸很大。”

“胡僧講解‘八正道’,試圖傳授佛法,但在大家看來,完全是不明所以,亂扯一氣。久而久之,哪怕佛法已經被廣泛接受,大家還是把這個成語沿用了下來。如今的佛教信眾,可能自己都在用這個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