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百四十四章 訓練時長兩年半的軍團新兵(中)


  一路上,郭康和這位新來的軍官聊了不少,大致瞭解了他的情況。

  據他介紹,他之前在“巴西爾之錘”擔任軍需副官。其實,就是幫忙四處採買東西的。

  先前,他慕名來大都求學。結果到這裡之後,卻一直不怎麼順利,盤纏花光了也沒能成功落腳。好在當時,軍隊正在按習慣,臨時招收後勤官員。

  他之前在紐倫堡,學過數學方面的知識,還跟著經營盔甲商行的舅父跑過腿,算是有了相關經驗。因此,就成功被錄用了。

  紫帳汗國有個傳統,就是出征方向確定之後,會從全軍中,徵調一些對當地情況較為了解的人。因為人手經常不夠,也經常額外招募,作為補充。

  郭蓋留下的條令認為,在非本土地區行軍,要委任誠實嚴謹的擔任軍需官,條件允許的時候,還要尋找可信的人充當副手,而不是讓士兵們自己直接去民間採購。

  因為放大家出去,各自蒐集糧食,很可能造成混亂。總有人不想花錢買,想把資金吞下,然後在當地白拿。這就違背了穩定秩序、營造良好形象的初衷。

  所以,不如挑選可靠的人,集中進行採購,再找一些熟悉當地市場和其他具體情況的人幫忙,避免造成混亂,也能防止被人矇騙。

  當然,軍需官是個肥差,肯定會有人貪贓受賄,上下其手。但現實中,能維持一個相對不太壞的制度,就已經不錯了。再怎麼說,對付一個軍需官,也比對付一群亂兵簡單多了。

  由於作戰需求,負責採購的軍需官經常還要身兼間諜和斥候的角色。他們要先於大軍,進入敵佔區,瞭解當地各種物資的儲備情況。有可能的話,再和當地人進行接觸,談定價錢,提前準備好補給品。

  很多地方的人,對領主的歸屬感並不算強。遇到樂意給錢的,當地人反而經常十分驚訝,很樂意配合,把物資出售給這些“敵人”。

  大概十年前,紫帳汗國攻打阿勒曼尼時,出現了被稱為“贖罪券帶”的現象。羅馬公教教會事後發現,在紫帳汗國行軍路徑附近,贖罪券銷量都上升了。

  教會專門派人調查,才發現,原來是當地人都熱衷於把物資賣給紫帳汗國,收穫了不少錢財。事後,有人覺得這麼勾結異端不太好,於是靈機一動,購買了贖罪券,把這不得已的小過失抵消掉,然後又可以安心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