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一八章 揚州噩耗

但是他去找太平軍的使者談這件事情的時候,對方雖然面露難色,卻最終答應下來了。

正好在這個時候,清軍在徐州城外寸步難進。

皇帝原本指望打贏了之後回去過年。

現在年都已經過了,除了打了幾場敗仗,什麼都沒有。

這個時候要是咸豐灰溜溜地逃回去,京城的人會怎麼看?也許這樣他連自己的皇位都保不住。

1個失敗的皇帝,不配得到臣民的尊重。

當得知太平軍的承諾之後,咸豐當即拍板讓都興阿領兵5萬南下。

剩下的兵馬,繼續圍著徐州城。

幾十萬的兵馬,1下子少了5萬,其實很難發覺。

因此這個時候,護衛軍還被蒙在鼓子裡。

護衛軍怎麼也沒有想到太平軍會與清軍合作。

哪怕是護衛軍有自己的情報系統,也無法做到無孔不入。

更何況,在解放天京城的戰鬥中,華族放在太平軍中的暗子大部分都暴露了。

現在位於西北的太平帝國,暗部都還沒有來得及滲透。

戰爭中意外的發生,往往都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

天長縣,白塔河,這裡是太平軍與護衛軍對峙第1線。

趙烈文將主力部署在北邊之後,在白塔河駐紮了兩個守備大隊。

兵力不是很多,但是對面的太平軍也不是很多。

兩個守備大隊,分別是上官鎮守備大隊以及大儀鎮守備大隊。

在南邊5十里外的戰略要地銅山還有1個銅山守備大隊。

守備隊屬於地方軍,算是2線部隊。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前裝線膛槍。

這些槍還是正規軍換裝之後卸下來的。

在待遇上也比護衛軍的正規軍小上1大截。

隊5中的軍人也是以當地人為主,很多都是同鄉。

有些是從地方民兵中選拔上來。

但是他們有1個優勢,那就是可以優先進入正規軍。

護衛軍採用野戰部隊——守備隊——民兵,3級架構,確保野戰部隊有源源不斷的兵源。

守備隊還能夠完成守護地方治安的任務。

揚州納入華族的管轄已經有1年多時間。各項制度已經完成配套。

現在正值冬季,農田中種下了冬小麥,暫時不需要打理,要等清明之後,天氣轉暖,才需要去田裡追肥。

不過揚州這裡,在冬季溫度還不算太低,百姓還是可以出門做點事情的。

白塔河南岸有大量的農田,都需要用到白塔河的水。

冬季裡,當地的生產大隊組織百姓在南岸修繕水渠。雖然前線在打仗,後方的生產也不能停下。

到處都是忙碌的景象。這樣亂糟糟額的忙碌景象卻更顯得百姓生活的安定祥和。

對面的太平軍卻是什麼動靜都沒有。

為了不打草驚蛇,護衛軍甚至沒有派人滲透過去。

正月初十,在家裡過了1個溫馨的春節之後,上官鎮的百姓再次去修水渠。

就在眾人忙活的時候,遠處突然傳來了轟隆隆的馬蹄聲。

都興阿的前鋒騎兵不下5千人,經過泗洲渡淮河南下,經天長縣直插護衛軍江北重鎮揚州。這些地方都是太平軍秘密放棄的。

肅順知道,揚州城的守衛力量空虛。

要是能夠拿下揚州,便可以將護衛軍堵在蘇北,形成1個大的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