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三一二章 江北根據地

這樣的軍隊跟行屍走肉沒有區別。

那些臨時拉出來的守備隊和民兵大隊時常有違紀的事情發生,這些出身普通百姓的士兵,拿上武器之後很快就有人學會了欺負百姓。

恃強凌弱是人的本性,1支軍隊必須要用理想信念去武裝他們,才能讓他們真正成軍。

而這都需要時間。

董良估計,護衛軍至少要用1年時間去培養現在這支軍隊,而以當前的軍隊數量,能夠佔領閩粵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有些人就說了,華族可以學習起義軍的方式去滾雪球,裹挾百姓參軍,快速擴充自己的兵力。

太平軍就是這麼做的,但是他們為何到現在實際上控制區只有天京的周邊以及安徽南部地區呢?

他們之前佔領的地盤為何全都被清軍1塊塊收回去呢?

就是因為他們裹挾的那些兵力根本就形成不了戰鬥力。

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使得地方上被嚴重破壞,人口大量傷亡,所傷的是華族的元氣。

董良現在也在採用這樣的辦法,他讓5支隊西征建寧府和延平府就是採用發動百姓的戰術。因為以5支隊幾千人根本佔領不了幾個府。

但是這種擴張是以教導隊的軍官作為骨架的,而不是沒有限度的,而且董良的手中還有幾萬人的主力作為背書。

就像是發行鈔票1般,董良的手中有價值1百萬元的黃金白銀作為背書,那麼他發行這麼多的鈔票肯定沒問題,再多1些也可以,但是這個數值不是沒有上限的。

超過了上限會怎麼樣?

結果就是有很多軍隊將失去掌控,華族的名聲會被1些自己手下的軍隊給弄臭。

還有就是快速擴張之後的勢力範圍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地方上生產受到破壞,百姓的生活甚至都不如滿清治下。

在滿清治下,他們雖然被剝削,但是至少還有1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生產環境,基本的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還在。

這樣的結果與董良的設想都是背道而馳的。

他創立華族的初衷是讓華族復興,如果在無休止的內戰中將華族的元氣都給消耗掉了,那還何談復興。

到時候便宜的是那些西方列強。

有人說太平天國戰爭,華夏的人口銳減了1個億,這還真不是吹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