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朝堂反應,

  首先,折楊兩家的人,打從拿下了麟州、勝州、豐州以後,人家就沒拿過朝廷的俸祿了。所以說,賜給他們官職,只是一個虛名,根本不用發俸祿。其次,朝廷就算是不冊封折楊兩家,難道就能阻擋人家對五州之地的統治權了?

  答案是,根本不可能。就算朝廷不冊封折楊兩家。人家在西北,該幹啥還是幹啥,誰也擋不住。朝廷的冊封,只是圖一個名聲。同時也是一種安撫。

  等到朝廷騰出了手以後,肯定會消滅折楊兩家。冊封折楊兩家,只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當然了,不論是朝臣們,還是趙恆,在冊封的詔書裡都留了個心眼兒。那就是從頭到尾,隻字未提之前冊封的北晉國。這才是趙恆和文臣在冊封詔書裡,留下最大的一個伏筆。

  也就是說,只要折楊兩家收下了朝廷的詔書。那麼,麟州、豐州、勝州,在名義上,就算得上是大宋的地盤了。以後大宋剿滅折楊兩家的時候,就能名正言順的收回這三塊地方。冊封折楊兩家的詔書擬定的很快。

  快要散朝的時候,詔書就出來了。正當百官們一起推舉去宣讀詔書的人選的時候。一封八百里加急,被送進了垂拱殿。

  趙恆看著那插著紅色羽毛的信筒以後,當即差點兒暈了過去。又是那兒造反了?趙恆在萬眾矚目下,快速的拆開了信筒,閱讀了裡面的信件。意料之外,沒人再造反。不過裡面彙報的消息,確實一個驚天的霹靂。

  高琳戰死姑蘇……高琳死了?!大宋軍方第一戰將的高琳死了。

  趙恆一下就跌坐在了龍椅上。在大宋的諸多將門中間,高琳可是他最忠實的支持者。雖然高琳平日裡喜歡暗地裡搞一些個小動作,剷除一些異己。但是,高琳對他的支持卻沒變過。當初他登上帝位,若是沒有高虎從中安撫諸多將門,只怕他的帝位還真不一定能坐得穩。

  如今高琳死了。“怎麼會這樣?”趙恆癱坐在龍椅上,仰天呢喃。群臣們瞧著失態的趙恆,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們都迫不及待的想瞧一瞧趙恆手裡的那一封八百里加急。趙恆癱坐了足足一刻鐘,後來再王繼恩多番提醒下,才坐起身。他失魂落魄的說道:“關於冊封楊家的詔書改一改……”

  話說豐州之事,轉帶幽州,

  楊鵬在幽州的一系列動作把蕭太后也是嚇得一跳,說明楊鵬已經和楊將軍聯合起來,大遼國也是一片慌亂,楊鵬可不是楊德政,手段毒辣,蕭太后現在已經不把大宋作為對手,現在的楊鵬已經是大遼國的主要對手。因為楊鵬的軍事力量太強大,不是大遼國可以抗衡的,蕭太后也在想辦法對付楊鵬。

  楊鵬這個時候把幽州交給劉智亮,自己來到天京新城。天京新城軍事上有張翔等人,民事上有師傅林青兒和七部尚書。

  回到天京新城,楊鵬每日無事,便琢磨著能不能發明些新武器,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要做出新武器,最關鍵的便是新式的火藥。使用黑火藥的話,目前的燧發步槍基本上已經是黑火藥武器的極限了。歷史上的黑火藥槍械,沒有強於燧發步槍的。只有弄出新式火藥來,弄出新式發放出來,槍炮的威力才能有大的提升。

  不過楊鵬雖然知道一些化學知識,但是這個時代並沒有礦物分類。楊鵬如果想生產新式火藥,面對的全是各種中式名稱的礦物。光是搞明白這些礦物實際上是什麼化合物,恐怕就要花費楊鵬一輩子的時間。

  靠楊鵬一個人搞出成體系的化學出來,是不可能的。楊鵬想了想,決定去道士曹守道那裡看看。曹守道精於煉丹,知道許多化學知識。曹守道還是住在城西的小院子裡,李植一敲門,便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打開了門。那個頭挽總角的孩子,已經長大了。

  楊鵬笑道:“小道人,我找你家師父曹道長。”那個少年答應了一聲,快步跑了進去,喊道:“師父,師父!有個大官來找你!”沒一會,身穿法袍的曹守道走了出來。幾年未見,他臉上多了幾道皺紋,不過精神還是很好。見到楊鵬,他趕緊跪下去喊道:“曹守道見過燕王!”

  楊鵬扶起曹守道,笑道:“曹道長,我又來打擾你清修了!”

  “求之不得!”楊鵬哈哈大笑,走進了曹守道的院子,開門見山地說道:“道長,你可知道硫酸、硝酸?”曹守道愣了愣,問道:“那是何物?貧道不知!”

  楊鵬解釋道:“可能曹道長知道,只不過叫法不同。所謂硫酸,是一種油一樣的東西,但是具有腐蝕性。若是碰到了紙張、生肉,一觸就能把東西腐蝕得焦黑。所謂硝酸,是用硝石製成的一種水,若是碰到羊毛等物,就能把這些纖維變成黃色。”

  曹守道沉吟片刻,說道:“燕王說得硝酸,貧道不知。但伯爺說的硫酸,倒是和貧道煉的綠礬油有些類似。此物至為霸道,即便是遇到鐵,也能腐蝕侵奪。此物有些粘稠,正是有些像油。”

  楊鵬眼睛一亮,說道:“道長說的,恐怕就是稀硫酸。道長拿一些來給我看看?”曹守道說道:“此物霸道,不好儲存,我需要時候都是現做的。伯爺既然想要,我現燒一些出來給伯爺看看。”

  楊鵬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曹守道點了點頭,便去搗鼓了。他請楊鵬去裡面的院子裡觀看他如何製作綠礬油。他拿出許多瓶瓶罐罐出來:包括一個大坩堝、一個彎曲的瓷管、一個筆直的瓷管、兩個側開口大瓷缸,一個底做滿篩眼的小瓷缸。

  他又從幾個罈子裡挖出一些原材料出來,便是綠礬。曹守道家裡面的院子裡建有許多土灶,此時曹守道選用了一個頂部開口的灶窯,其出風口與頂部開口分開。曹守道將坩堝置其內,放入礬材,蓋上鍋蓋,用粘土封邊,將彎曲的瓷管插入灶頂部開口,套在坩鍋蓋的管狀孔上,粘土密封。

  彎曲瓷管的另一頭插入大瓷缸,瓷缸蓋蓋好用粘土密封,將兩瓷缸側孔用直瓷管相連,最後之往瓷缸上套小瓷缸,缸間用粘土密封。擺弄好這一大堆物事後,曹守道終於開始點火燒坩堝。

  燒了一會兒,等小缸底篩眼有酸氣冒出時,曹守道在小缸內倒入井水。沒一會,井水中就冒出氣泡。那些氣泡在底下時候頗大,但往上運動過程中越來越小,逐漸消失,顯然是溶入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