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海征服者。

  足足四十畝有灌溉渠的肥田,就在趙老三的村子不遠。趙老三當時看到那四十畝水田,好半天說不出話來。他給辦事的吏員摁了手印,就哭著跑回了自己家裡,給大都督的長生牌位磕了三十個響頭。

  趙老三知道,要不了多久,自己家就會富起來了。比堂叔家還要富。五月十三日,更驚喜的事情生了趙老三在自己的田裡除草,居然看到了城主。城主很年輕,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大。但城主就是城主,自有一副威嚴尊榮,和自己這樣的小百姓完全不同。趙老三當時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一聲。

  當時,城主居然走到了自己面前,朝自己問話。“你叫什麼?”趙老三當時結結巴巴地答道:叫趙老三。”“趙老三,你學會種稻子了?”趙老三驕傲地抬起頭,說道:“回城主,小的學會了。太平縣的那些稻農手把手教我的,我知道怎麼播種,怎麼插秧,什麼時候灌水,都知道了。等今年我種出稻穀,便按關指揮使說的,分一石糧食給太平縣的師父做學費。”

  城主點了點頭,似乎覺得趙老三說話還算清楚,便多問了趙老三幾句:“你這一季晚稻能產多少穀子?”趙老三答道:“聽太平縣的師父說,一畝地能產一石五斗的稻子。”城主聽了趙老三的話,沉吟了一會,似乎是在計算什麼。

  半晌,城主說道:“好,你們這一季晚稻,便只收五成地租。明年種上兩季稻子,再收六成地租。”趙老三愣了愣,沒想到幾句話,城主就給自己減了一成地租。

  城主旁邊的鄭指揮使算了算,大聲朝跪在地上的農民們說道:“大都督收五成地租,第一年農民每個男丁可以收十五石糧食進自己家裡,相當於三十兩銀子。”“這只是大半年的耕耘所得,相當於每個男丁或壯女每個月能賺三兩七錢五分銀子!夫婦兩人一個月算下來賺七兩五錢銀子。”

  趙老三當時聽到關指揮使的計算,就激動得氣血往臉上湧。幫大都督做佃農,夫婦兩人一個月可以賺七兩五錢銀子?自己以前在郭家做佃農,一年到頭刨去吃喝,也賺不到七兩銀子。

  趙老三跪在地上,抬著頭看著大都督傻笑。好日子終於來了。關山看著趙老三激動的臉蛋,說道:“大人,你可把這些農民們激動壞了。”

  楊鵬笑著和關山說道:“農民們跨越重洋隨我們來臺灣開拓新田,自然要給他們一些甜頭。第一批農民得利了,後面的農民才會源源不絕跟來。以後就這麼定下來了。若是能趕上種早稻的,就收六成地租。如果趕不上早稻,只能種一季晚稻,就只收五成地租。”

  關山拱手說道:“城主仁德,下屬佩服。”楊鵬點了點頭,不再在地頭視察,騎上馬往回走。

  關山一路上算了算,又和李植說道:“大人,如今開始耕作的有六萬餘畝水田,預計今年年底能收稻穀九萬石。城主收五成地租,就是四萬五千石。臺灣的水田不需要交納屯田子粒,這樣算下來,這六萬畝水田半年的地租就超過二十萬畝天京新城旱田一年的地租。”

  楊鵬聽到這話,點了點頭。之前聽高立功說臺灣的水田收入是天津旱田的幾倍,只是一個概念。真的把田開出來了,才切身實際地感覺到這裡的事半功倍。大半年收益四萬五千石地租,相當於九萬兩白銀,以八個月算,相當於每個月收益一萬多兩白銀。

  而這才僅僅是一個開始。隨著艦隊的擴大,臺灣後續的擴張會越來越快。這臺灣的開拓,利潤實在豐厚。後續的發展,大有可為。

  五月中旬,楊鵬隨船隊返回了天京新城。如今天京新城新城的城牆已經修好,天京新城的城內面積擴大了一倍。兩座城之間的城牆,也就是天京新城原先的南城牆被拆除了。新城舊城連在了一起。

  不過新城剛一建好,就被新軍軍營和擴大的紡織工廠佔據了不少地方。尤其是紡織工廠,每個月都在擴大如今楊鵬有了日本市場,可以傾銷自己的廉價精布,楊鵬準備把紡織工廠擴大到一萬五千人的規模。

  一萬五千人的工廠會為楊鵬帶來巨大的利潤,估計每個月都會有幾萬兩銀子,可以支持楊鵬的其他事業。不過紡織工廠的擴大無法一蹴而就,擴產不但需要建造機器,修建廠房,還需要建造別墅給工人居住。天京新城附近的泥瓦匠幾乎都被楊鵬僱來了,他們日日不停的搬運建材,打樁砌磚,糊泥刷粉,把天京新城城南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不斷擴產的紡織工廠這幾個月產出了不少精布,全部堆積在倉庫裡,幾乎把倉庫都堆滿了。好在從五月底開始,楊鵬的船隊就開始跑平戶航線了。楊鵬沒有把查雲克和滄州張家六條海船買來那些小船也需要一套船工,效率實在有些低。但是楊鵬把這六條小船的熟練船工全部僱傭了,讓他們在自己新造的船舶上出海。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