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一百零九章,雁門關大話楊德政。

  “司馬康!”雖然只是一個照面,但是楊德政還是看到了司馬康。楊德政在西北待的時間也不短,曾經見過司馬康。楊德政一聲低吼,司馬康渾身一僵,像是被死神盯上了一樣。他咬了咬牙,快步的繼續逃跑,頭也不回。楊德政盯著司馬康的背影,喊道:“告訴你背後的人,你們的頭,暫且寄存在你們脖子上。等老子回來以後,一定會一個一個的砍下你們的腦袋。”

  司馬康聽到了楊德政的話,卻沒有做任何回應。他只是帶著手下一味的逃跑,頭也不敢回。楊德政冷冷的一笑,也不去追喪家之犬,吩咐手底下的人手道:“不必理會那些喪家之犬。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正事要緊,速速趕赴禿頭山。”

  楊德政率領著一千火山軍軍卒趁著夜色降臨的時候登上了禿頭山。雁門關這邊,大戰一觸即發。乞答哈爾率領著乞答部兩萬勇士,到達了雁門關前。“少族長,咱們攻城嗎?”腦袋上頂著一根狼尾巴的乞答部勇士,湊到了乞答哈爾身邊,諂媚的問。

  乞答哈爾努力的把自己碩狀的身軀藏在一塊盾牌後面,煩躁的罵道:“著急什麼,急著去送死?”乞答部勇士苦笑道:“南院大王下達的攻城時間眼看就要到了,咱們要是再不動手。一個延誤軍機的罪名就逃不掉了。”乞答哈爾從盾牌後探出頭,瞅了瞅雁門關上的若隱若現的箭矢,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他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沉吟道:“去叫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來。”

  乞答部勇士瞪眼,愕然道:“那麼漢人?”

  乞答哈爾皺眉喝道:“叫你去你就去,哪來的那麼多廢話。”乞答部勇士,不情不願的折返到了三里外的營地,叫來了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李重誨年齡不大,三十多歲,瘦瘦弱弱的,祖籍金城。

  李重誨之所以能在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就當上了遼國的馬步軍都指揮使,全仰仗著他爹。他爹以前是燕雲十六州的刺史,也是第一批自願投靠遼國的漢人。

  遼國天聖宗,為了顯示自己的豁達,也為了吸引更多的漢人來投,所以就厚待了這一批漢人,給予了極高的待遇。然而,即便李重誨如今貴為馬步軍都指揮使,在乞答哈爾這個遼國八族的老貴族面前,也算不上什麼。

  乞答哈爾只是招了招手,李重誨就顛兒顛兒的湊到了他身邊。“下臣李重誨,參見大將軍。”李重誨在乞答哈爾面前表現的很恭順,像是一條哈巴狗。

  乞答哈爾對他的態度很滿意,略微揚起了肥胖的腦袋,裝腔作勢的道:“李重誨,你今年三十六了吧?”李重誨謙卑道:“勞大將軍記掛,下臣今歲正好三十六歲。”乞答哈爾點頭道:“三十六了,也不小了。如今你還只是一個掛著五品名頭的馬步軍都指揮使。今後要是在軍伍上沒有什麼建樹,這輩子估計也要止步於馬步軍都指揮使一職了。”

  李重誨乾巴巴的笑道:“說來慚愧,下臣一直想為太后效力,可是苦苦等不到機會。”“嗯!”乞答哈爾故作深沉的道:“你的機會來了。”“什麼機會?”李重誨眼中閃過一道喜色。乞答哈爾說道:“別說本將軍不提拔你,這一次攻克雁門關,就是一個機會。”

  李重誨也是一個聰明人,一聽乞答哈爾這話,心裡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李重誨權衡了一下雁門關和乞答部的兵力,發現乞答部的兵力明顯的佔有絕大的優勢。他也是一個有抱負的人。

  他不認為,在乞答部兵力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他自己會輸給楊業。而且,現在雁門關內的人困馬乏的,戰鬥力比之前,恐怕更弱。這確實是一個機會。李重誨眼睛在發亮,他鄭重的對乞答哈爾施禮,道:“下臣多謝大將軍栽培。”

  乞答哈爾滿意的點了點頭。和聰明人說話,就是這麼省事兒。有些事不需要明說,他就會懂你的意思。

  “哲古捏,你去,點兩萬乞答部的勇士給李將軍。此番攻克雁門關的戰鬥,由李將軍全權指揮。”名叫哲古捏的乞答部勇士明顯不服,想要反駁,卻被乞答哈爾用眼神給制止了。哲古捏按照乞答哈爾的命令去點兵馬。

  乞答哈爾拍著李重誨的肩膀,鄭重道:“李將軍,攻克雁門關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本大將軍在這裡幫你掠陣,敢有怯陣不前者,定斬不饒。”李重誨剛才還有點擔心指揮不動乞答部的兵馬,有了乞答哈爾這句話,頓時信心十足。

  兩萬乞答部的兵馬早已準備就緒了。哲古捏過去只是傳達了一下命令,各級的將校就全都匯聚在了一起,到了李重誨面前,等候李重誨軍令。大權在握的李重誨覺得自己頗具氣勢,平日裡那些見著自己趾高氣揚的遼國貴族們,此刻全在自己面前低眉順耳的聽令,他覺得倍有面子。

  當然了,李重誨也不是廢物一枚。他自幼熟讀兵書,對兵法也頗具心得。面對雁門關的防守,李重誨有條不紊的開始佈置進攻的步驟。遼人擅長於馬戰,也擅長奔襲戰,唯獨不擅長攻城戰。所以,對於雁門關的進攻方略,李重誨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第一梯隊,送死的炮灰梯隊,以燕雲十六州臨時抽調的遼地漢民組成的僕從軍為主。第二梯隊,以攻城鑿、雲梯、攻城弩等器械軍隊為主。第三梯隊,才是真正的攻城主力,他們會藉助著前兩個梯隊的助力,大大縮減攻城所用的時間和攻城的損傷。這個計劃雖然算不上高明,卻中規中矩。……

  雁門關上。民夫們正在往城關上運送石頭、滾木、礌石、鐵蒺藜、金汁等等軍用物資。

  火山軍的軍卒們,抱著自己的兵器,靠在城牆上歇息。由於關內兵力不足,所以火山軍的軍卒們幾乎十二個時辰都在待命,即便是要休息,也只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稍微眯一會兒眼。

  楊延昭帶著楊貴,身披著重甲,在城頭上來回巡邏,順便鼓舞一下士氣。楊延昭和火山軍的軍卒們親如一家,所以每到一處,基本上都會停留下來,和軍中的將士們聊一聊家長裡短的。

  楊延昭就像是一個大家長,火山軍的軍卒們就像是這個家庭裡的成員。他們在閒暇的時候,很樂意自家的大家長分享一下自己的趣事。城牆上,唯有一處,老楊是不會去的。那就是北門城門樓子那一處。

  北門城門樓子,是直面遼軍最猛烈攻擊的一處,也是軍事任務最重的一處,更是死亡率最高的一處。守在這裡的人,是楊延昭最倚重,最親近的一群人。楊延昭不需要和他們交代什麼,也不需要鼓舞他們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