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其三

 直到次日清晨用完早膳,謝拾仍是眉頭緊鎖,難以解開鄉試以來面對的最大難題。

 “——什麼題難得倒你?”

 出現在院中的張宥好奇道,緊隨其後的姚九成與李道之幾人亦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謝知歸竟然也有被難題困住的一天?會是哪一題呢?讓他們仔細回想回想……

 謝拾這才意識到自己念出了聲。

 他搖搖頭,如實道出心中困擾。

 幾人臉上的好奇迅速褪去,化作一片面無表情的空白:“……哦,原來如此。”

 ……果然是他們想太多了!

 難道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嗎?這一刻,幾人的思想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鳴,忍不住紛紛向某人投以“譴責”的目光。

 ——話說誰會在鄉試期間為梳洗不便這種小事而困擾啊!該說真不愧是你嗎?!

 徐守文同樣為小師弟這不當人的話瞳孔地震了一陣,回過神來他立刻舉雙手贊同。他吐槽道:“依我看蹲號房與蹲大牢無甚差別。牢房裡都比號房寬敞許多呢!”

 謝拾連連點頭:“沒錯沒錯!”

 果然徐師兄才是他的知己!

 “……”眾人竟無法反駁。

 剛剛經歷過一場腦力壓榨的他們暫時將鄉試拋到腦後,彼此心照不宣地展開天南地北式閒聊,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放鬆,畢竟幾個時辰後,他們就得再度奔赴貢院。

 相較鄉試首場,輪到第二場時,無論是考生還是負責搜檢的官兵,速度都提升了許多,天未黑透,考生們便已經全部入場。

 不用再花費時間打理號舍的謝拾得以舒舒服服一覺睡到次日正式開考,過於充足的睡眠讓他精神抖擻,甚至活力稍有溢出,拿到考題的他下起筆來幾乎不假思索。

 論、詔、誥、表各一道,判五道,一共九篇公文。這就是本場考試的全部內容,考驗的便是考生撰寫公文的能力,往往要求“惟務直述,不尚文藻”。

 這對謝拾而言毫無難度。相較首場,他連腦力都不曾調動太多,便輕輕鬆鬆寫完了九篇公文。

 第二場考完,考生們從貢院中走出時,神色明顯比考完首場時放鬆得多。

 倒不是每一名考生都掌握了高超的公文寫作技巧,不過是大家早已習慣科舉考試“只重首場”的潛規則,對後兩場重視程度有所下降。

 一般而言,只要首場發揮出色,最後必然能中舉,即便後面兩場發揮不佳,頂多影響名次而已。

 哪怕早在幾年前江提學便糾正過這一風氣,對各州各縣學宮反覆強調“三場並重”的原則,許多人依舊難以糾正習慣。

 畢竟“三場並重”又不是第一次被人提及,而這麼多年過去,依舊

 () 是首場最重,可見根深蒂固的潛規則有多麼難以打破!()

 ……

 ▌本作者嬴天塵提醒您《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考完休息一夜,鄉試第三場接踵而至。

 這一場考經史時務策,考官出題以提問的方式,可能問歷史上某項政策的得失優劣,可能問考生對歷史人物及事件的看法,可能問大齊正在執行的政策利弊……總而言之,對考生而言,第一場考四書五經觀其才華,第二場考公文寫作觀其詞令,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觀其政術,可謂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