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庭 作品

171.第 171 章 即將落榜的杜甫

 王鉷心裡有了把握,便又匆匆拿著試卷回到了李林甫的公房內。

 右相,此卷甚難,這些舉子所答想必會不盡如人意。

 李林甫要的就是這個答案,他要的就是所有人都答不好卷子,到時候他一人不擇,也可以有一個略微正大光明些的理由。

 雖說他此番行事天下人略微聰明一些的便能猜到是他故意示威,可終究還是要有個正大光明的理由糊弄聖人。

 李林甫心滿意足笑了笑:“聖人點明要擇賢才,自然是要寧缺毋濫,倘若這些舉子答的不好,那也這是他們本事不夠罷了。”

 就算有一兩個答好的,李林甫也有辦法糊弄過去。

 考卷發下,開考。

 李泌參加的乃是“策”一科,拿到考卷之後他瀏覽了一遍,就察覺到了不對。

 題出的挺難。

 不過不影響他對策。

 李泌頗為自傲,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少年天才的神童,天下之間,李泌認為比他更聰明之人也唯有主君一人罷了。

 他七歲時候就能在李隆基面前和燕國公中書令張說辯論不落下風了,而張說當年可是則天皇帝親自臨試,於萬餘文人中挑出來的對策天下第一。

 如今他已經及冠,才學比起七歲時候又增進了許多,策論對他而言更是手拿把掐。

 對於學神,試卷難易程度根本不重要,反正無論多難他都能考滿分。

 李泌奮筆疾書,開始撰寫他的策論。

 另一側的“詩”科考院。

 杜甫看著題目,想都沒想就提筆寫詩。

 只要懂一些格律,作詩就很簡單了,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出來就是一首好詩。

 他雖然沒有太白兄那樣喝了酒靈感就如江水一般往外冒的“白也詩無敵”的詩才,可隨手寫幾句好詩的本事還是有的。

 寫完詩以後,杜甫便百無聊賴等待著考試結束。

 “哈哈哈,這是什麼破題目!”

 忽然一道聲音嚇了杜甫一跳,杜甫不由探頭往外去看,兩個衙役拉著一個形狀瘋癲的舉子往外拖。

 那舉子還又哭又笑掙扎著,嘴裡罵罵咧咧。

 “這樣難的題目誰能寫出來,誤我……”

 杜甫連忙又低下頭檢查了一遍自己的答卷。

 這詩的題目難嗎?

 杜甫仔仔細細把題目看了遍,也沒看出來什麼地方難寫。

 到了時間,試卷被尚書省官吏收了上去,杜甫便將筆墨裝入自己的書筐中,提著書筐往貢院外走。

 舉子大多都是同鄉結伴而來,一考完試就兩兩湊在一起討論考試,大多都面帶愁容,唉聲嘆氣。

 杜甫因著是跟隨李長安一同來的長安城,沒有與其他舉子結伴,所以也沒人與他討論試題,只是杜甫聽著耳邊其他舉子們的抱怨聲,心裡卻也有些打鼓。

 那題目真的有那麼難嗎?

 杜甫正有些不知所措之時,卻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個熟人。

 “李十七。”

 李泌聽到有人喚他,一回頭便看到了杜甫,便停下腳步等了等杜甫。

 在洛陽時候他一直以“李十七”這個名字示人,知道他是李泌之人也只有李長安寥寥幾個親信,所以李泌也不怕杜甫透露他的身份。

 “你也來參加此次恩科啊。”杜甫見到了熟人,這才鬆了口氣。

 李泌點點頭:“我參加策科。”

 “十七郎認為今科題目難不難?”杜甫猶豫了一下,忍不住詢問李泌。

 到底關乎自己一生大事,杜甫對自己的詩才再有信心也難免忐忑。

 李泌看了一眼杜甫,語氣微妙道:“題目對子美兄來說應當不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