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支支吾吾就是不說她為什麼會對李隆基這種渣男心理如此清楚。

 “我憑自己未必不能……”沈初忽然出聲。

 兩千五百人考科舉,可狀元之位卻在三個月之前就定了他,這對旁人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

 李長安揮揮手:“就算沒有老師,那三十個進士裡也不會有一個人是僅憑自己的本事考上的進士。”

 “我也不妨告訴老師,通榜如今已經出來了,裡面出身最差的一人,也是尚書左丞的子侄。”李長安道。

 “通榜若是隻憑藉名氣就能上,那風流天下聞的孟夫子為何考不中?靠名聲和自己的本事頂多只能考得上明經科。”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進士科取人只有明經科的十分之一不到,但是一旦考上進士……那也沒啥用,王維還是狀元呢,照樣鬱郁不得志。

 沈初苦笑:“我明白了。”

 他憑自己一定考不中狀元。

 “面子工程終究還需要做一做,如今已經六月了,再有三月今歲科考就要開始了,老師也該去長安投一投行卷了。”

 李長安厚著臉皮拿起墨條隨便磨了兩下,從一沓新紙中抽出一張鋪在桌上,又把方才沈初隨手擱下的毛筆拾起來塞進沈初手中,最後才轉身離開,行到一半又回頭道:“我這次恐怕無法和老師一同回長安了,這就要到了豐收的時候,漳縣這邊離不開我。”

 “百姓最重要。”沈初抿唇笑了笑。

 “開考之前我一定趕回去。”李長安偏了偏頭,“王昌齡可以先隨老師一同回長安,讓他帶著我的名帖去吏部。”

 “你居然不多留王昌齡一段時間?”沈初挑眉。

 李長安哀嘆一聲:“再留下去,孟浩然的夫人也要管不住他們喝酒了。再說邊關才是王昌齡的歸宿,我日後肯定會去邊關待幾年,到時候再聚也不遲。”

 “我去備宴給老師餞行。”

 李長安蹦蹦跳跳離開了書房。

 沈初站在書桌前,看著面前的白紙。

 陽光從窗欞中透進來,將微黃的紙頁照成金黃色,許多東西壓在沈初心頭上。

 過了許久,沈初才提筆沾墨,在白紙上寫下一行行小字。

 卻不是他的行卷,而是一篇論文。

 《彌封與譽錄——科舉制度的演變》

 洋洋灑灑一揮而就。

 一寫就是三個時辰,寫到月上柳梢,書房中點起了燭火,這篇五千字的論文方才完成。

 沈初扭動著自己僵硬的手指,看著桌面上這厚厚一沓論文,臉上卻不見笑意。

 他靠在椅背上,搖了搖頭,將他寫了一下午的論文拿起來舉到燭火上,火苗很快就點燃了紙頁。

 沈初將紙頁拋至地上,看著他的心血化作飛灰。

 行不通,統統行不通。

 大唐的科舉制不公平不在於糊名不糊名,而是在於世家,只要世家大族還在,科舉制就永遠不會公平。

 五姓七望的子弟都不屑考科舉,考科舉能分到的官位還比不上他們父輩廕庇的官位。就算科舉公平了又能如何?官員想要升遷不還是照樣要依附世家和權貴。

 沈初輕嘆一口氣。

 就連他自己,也需要依靠權貴才能中第。

 第二日,李長安在府邸中給沈初辦了個小小的餞行宴,沒有大操大辦,只請了幾個親近之人。

 宴會散去,天色已經黑了,沈初和李長安送別了友人後就各自返回了自己的院子。

 沈初卻睡不著,他今夜飲了許多酒,都是他親手釀的酒,酒的度數比大唐普通美酒度數要高上許多,喝得沈初也有些醺醺然,躺在床上實在是輾轉反側,索性乾脆坐到院子中,仰天望著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