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七三八 號角吹響了

  他是草原上長大的,見過草原大火,知道如何保命。

  騎兵旅的許多人也是長年在草原上混的,也見過草原大火,經驗還是有的。

  所以,牙什的命令一下達,一個個迅速掉轉馬頭,雙腿用力一夾馬肚子,迎著風疾速的奔逃。

  後面的一萬多東瀛軍也看到了蘆葦蕩中的熊熊大火,知道前面的東瀛軍已經葬身火海。

  本來想去救援,小原傳卻傳來命令,向後退,退到遼河,躲避大火。

  安家窩堡周圍有幾條小河,遼河也在其中,東瀛軍剛剛渡過遼河,現在又不得不後退。

  遠遠的,已經看到了天空中升起的滾滾黑煙,甚至已經嗅到空氣中燃燒的氣味。

  不光是東瀛軍,已經埋伏好的保安軍現在也開始後撤。

  水火無情,沒有人願意就這麼白的丟了小命。

  還好,保安軍機動能力較強,汽車一發動,也是能跑多遠跑多遠。

  一場完美的伏擊戰,因為漏算了一點,沒等用力,就匆匆忙忙收場了。

  第二天一早,大火終於熄滅了。

  能夠逃出生天的東瀛軍不超過二千人。

  可惜,逃過了大火,卻無法逃脫保安軍的槍口。

  兜著屁股追打的幾股小部隊過足了癮。

  就在遼河岸邊,跟打獵似的,一槍一個,……

  東瀛軍殘軍無力再戰,無情的大火,無情的子彈已經讓他們徹底膽寒。

  什麼武士道,什麼效忠天皇,都不如留下小命要緊。

  小原傳自殺,自三個師團長以下二千人舉手投降。

  五萬多人的三個師團,盤山折損一半,遼中折損一半,徹底的消失了。而且是乾乾淨淨,成建制消失。

  最窩火的是牙什的騎兵,本來憋著勁兒要上戰場大砍大殺一番。結果,敵人沒殺幾個,自已還要奪路狂奔。

  “遼中大捷,全殲東瀛三個師團!”

  《邊區日報》、《靖安日報》及邊區、靖安各地廣增電臺迅速播發了這一重大新聞。

  “一雪前恥,華夏人民任人欺辱的日子過去了!”

  《邊區日報》也發表了重磅評論。

  “二十年前,盤山縣田莊臺最後甲午戰爭一戰,二萬清軍血灑大地。華夏人民迎來了屈辱的一個時代,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賠償東瀛兩億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