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北美壓制

    至少,從目前的這位哈佛大學校長的引導性話題來看,未來的趨勢是這樣的。

    果然,不久後嗎,不少荷蘭裔報紙開始同步推出各種各樣的版本,目標都指向了一個方向。

    《紐約時報》也報道了引用民間的傳言,具體說在民間流傳這一個說法,殺手並沒有被殺死,而是被放走了,後來埋葬的屍體是他的同謀,為的是掩蓋事實真相。讓人乍一聽像是一個陰謀論,而隨著但是被抓獲的秘密信件隨著解密,很多人卻是發現真相竟然和這些民間高度吻合。

    《芝加哥時報》更是報道了信件中發現了了另一個金色的圓圈騎士的標誌。

    它上面直接標題就是金色圓圈騎士和紐約的金融勢力到底有什關係?林肯政府內部有多少人捲入了刺殺林肯的陰謀?林肯的遇刺和歐洲不少金融家的遇刺竟然出奇的相似,這難道是巧合嗎?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芝加哥時報》為此,這家報紙還採訪了荷蘭著名的時政評論家赫爾曼.範佩龍。

    範佩龍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十分令人驚訝,他甚至把這些問題,延伸到了米利堅自立戰爭開始。

    他說,很多人都認為米利堅南北戰爭最主要的原因是廢除奴隸制度,其實廢除奴隸制度只是導火線,而非主因,是有人利用南北的這一矛盾發酵並促成了南北戰爭。

    他說,最喜歡戰爭的是誰,當然是銀行家們,一旦打仗,對國家國庫的消耗是巨大的,這個時候國家就不得不求助於銀行家,向銀行家借債,銀行家可以很順利的控制一個國家國債的發行權,從而賺取極為龐大的利潤。

    赫爾曼.範佩龍還強調,這個時候所有的貨幣背後都是一定要用黃金、白銀這樣的金屬支撐的,沒有任何的信用貨幣可以支撐得起,因此,銀行家掌握了最為龐大的金屬貨幣。

    赫爾曼.範佩龍向《芝加哥時報》說,其實早在1855年,在法國巴黎就有著名的銀行家指出羅斯柴爾德家族5兄弟中排名第二的所羅門.羅斯柴爾德以旅遊者身份從巴黎來到米利堅國,組織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這裡的佈局,我想,在紐約,很多人都會懷疑他是所有計劃的總協調人,並公開表示將在金融方面大力支持南方,盡力幫助南方獲得歐洲大國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