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200章 克里米亞爭端再起

    亞歷山大二世自然對於1856年的結束的克里米亞戰爭有些複雜的心態,因為就是因為這場戰爭,使得尼古拉一世死亡,沙俄帝國甚至一落千丈。

    而就因為這樣,他繼承了沙俄帝國的皇位。

    面對一個百廢待興的沙俄帝國,他勵精圖治,在這短短的十年時間,把沙俄帝國終於帶出了當年戰爭泥潭中,甚至在教育上,他還跟上了英國法蘭西等先進國家的步伐,這令國內出現了大量的教育先進學者,堪稱是文壇和科學歷史上的最重要沙俄奠基的十年。

    歐洲現在擔心戰爭的大有人在,但那都是普通人和既得利益者罷了。

    但是對於野心家來說,這卻是一個機會。

    亞歷山大二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十年勵精圖治為的就是一朝一雪前恥。

    英國的地位下降,法蘭西的野心勃勃,普魯士在德意志邦聯內,在沙俄帝國的隱約支持下,快速的崛起跟奧地利形成了對抗,亞歷山大二世永遠忘不了父親尼古拉一世臨死前,那喋喋不休的對沙俄一直以來最相信的盟友奧地利約瑟夫一世,竟然陳兵奧地利和沙俄帝國邊界,使得沙俄派出重兵在兩國交界,讓尼古拉一世南部的克里米亞戰爭兵力減少,最終失敗鬱鬱寡歡而死的樣子。

    如今奧地利被普魯士的壓制越狠,亞歷山大二世的心越是舒坦。

    亞歷山大二世也學習西歐那樣,組建的自己樞密院會議,同時召集幾大巨頭召開會議,也是常有的事情。

    這不,眼前,他就召見了幾人,分別是戈爾恰科夫伯爵、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米柳京伯爵。

    戈爾恰戈夫因為得到亞歷山大二世的信任,因此在今年初被提拔為沙俄帝國的新任首相,同時也繼續兼任沙俄帝國的外交大臣。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則是尼古拉一世次子,也是亞歷山大二世的弟弟。

    他從1864年任海軍大臣兼波蘭王國總督,1865年年初開始,擔任沙俄帝國國務會議(其實就是樞密院)議長。

    至於米柳京,則是沙俄帝國的名將,他現在是沙俄帝國的陸軍大臣。

    可以說,這三人就是亞歷山大二世最重要額左膀右臂,戈爾恰戈夫掌管內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