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171

    這樣的經歷,別說對劇組裡的新人演員了,哪怕是谷慧如和陳震甘這樣的資深演員,也是絕無僅有的。拍攝的10個月加上集中訓練的2個月,加起來他們在這座城市足足待了一年,算下來,他們甚至可以說出周圍每一條弄堂的名字。

    哪怕《生活會好的》拍攝已經結束,他們即將各奔東西,但恐怕劇組裡所有的工作人員,在很久之後都忘不了這一段經歷。

    在結束了拍攝之後,言梧歆就一頭扎進了後期製作的工作中,唐琸則統籌了《生活會好的》的宣傳。

    《生活會好的》宣發做的不錯,所以在首日上映的時候,就有不少觀眾走進了電影院中。

    “《生活會好的》,看這海報的風格應該是一部現實向的作品吧。”

    “你說會不會有點虐啊?我看著這個風格有點打怵……”

    “封面上谷慧如飾演的應該是女主角,還是在笑的。我覺得大概是一個歷經了滄桑但最後生活下去的故事吧,不太能夠用傳統的he或be來概括。”

    觀眾們走進電影院,此刻他們並不清楚他們即將面對的是什麼。

    “《生活會好的》……”

    影廳裡,一位老人戴著畫家帽,坐在觀眾席上,眼神裡有複雜,有期待。

    如果此刻有影迷在旁邊,一定會驚呼出老人的名字。

    鄭佩國,這位世界知名的導演,傖城電影節上言梧歆的頒獎嘉賓,此刻卻坐在了影廳中,等待著《生活會好的》這部電影。

    在許多年輕人的印象裡,鄭佩國從出現在他們視線中的那一刻,就已經是一位成熟的導演了。因此,很多人都不清楚,鄭佩國導演在剛剛出學校的那段時間裡,也有好幾年面臨無戲可拍的境地。

    之後他自費拍攝了幾部短片,連續兩年獲得了各種重量級的短片獎項後,才終於有了第一位願意投資他拍攝長片的投資人。

    那一年,鄭佩國躊躇滿志,覺得自己很快就能夠在電影界大展拳腳,結果他苦心拍出的長片在市場上撲得血本無歸。那一次之後,鄭佩國的拍電影計劃起起伏伏,終於在他年過四十的時候,才憑藉著一部反應底層殘酷生活的《角鬥場》,橫掃各大獎項,又用一部商業電影證明了自己的商業能力。從這裡作為轉折點,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那十幾年的蹉跎,幾乎磨掉了鄭佩國性格上所有鋒利的一面。

    從那之後,鄭佩國就清晰地意識到:電影界從來不缺“天才”。

    一部作品的成功,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只有用一部接著一部的作品,穩紮穩打地落在觀眾心上,最終讓所有人在聽見這個名字的時候,就能夠把這個名字和“好電影”三個字掛上鉤,才是真的天才。

    “讓我看看……你的第一部長篇電影,會拍成什麼樣吧……”

    下一秒,影廳徹底陷入一片黑暗。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來啦!

    明天的一更在中午1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