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雲雀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曹斌的破局之策 展昭很無語

韓絳沒有想到,曹斌竟有如此的心胸。




對於新出精鹽,自己考慮到是首先是朝廷財賦和個人功業,曹斌雖言行紈絝,但從本心裡卻比自己更重視天下生民。




想到自己來訪途中,所見到鹽民們的生活狀態,他似有所悟,這或許就是百姓敬重曹斌而疏遠自己的原因。




看了看神情慵懶,歪坐飲茶的曹斌,他一時竟然恍惚起來。




讀書人講立功、立德、立言。




這一刻,他似乎產生一種錯覺,那滿篇大義之言似乎只是飄在空中的文字,皆不如眼前懶散的曹斌來得實在。




王延齡等人總說剷除奸臣之後如何,卻被朝堂爭鬥纏得焦頭爛額,不得不權衡利弊,作出折中選擇。




滿朝大臣,能夠完全從小民的角度考慮為政之道,踐行細微,可能只有包拯等寥寥數人吧。




想起自己少年時,在梅院讀書的立志場面,他頗有點蠢蠢欲動。




“曹侯爺,其實王相公……”




他腦袋一熱,正要說點王延齡的真正把柄做投名狀,又覺得這麼做有些不地道,只得訕訕閉口,端起茶碗來喝了幾口,強行轉移話題道:




“侯爺,還有設置鹽場工會一事,下官明白侯爺是從大局著想,為百姓考慮,但此事影響甚大,恐怕朝廷不會允准。。”




曹斌並不知道韓絳那麼多想法,也沒有他想得那麼大公無私。




對於朝廷、功名這些東西,他並沒有這時代的讀書人那麼執著,他第一目標榮華富貴,權勢享樂,再就是攻打遼夏等國,反正不能叫別國欺負。




百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而且他也沒有這時代那麼根深蒂固的階級劃分。




聽到韓絳說到工會,曹斌也沒有在意,無所謂道:




“誰覺得本侯的主意不好,就讓誰來負責鹽場。”




“本侯奉旨重設鹽場,建好不就完了?其他與我無關……”




韓絳聞言,不由有些無語,好個管殺不管埋。




你都給鹽民們訂好了規矩,惠利了這麼多百姓,若之後的負責人反對,鹽民還不把他撕了?




反對的人肯定有,但絕沒有人敢跑出來糾正錯誤,承擔責任。




若引起民變,不僅得不到好處,還會惹一身騷。




況且工會這種組織出現,是很難單方面解散的,這樣一來朝廷授職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如此才能杜絕鹽工工會做大,不受朝廷控制。




想到這裡,韓絳苦笑一聲,也不再多說,只能說他陰險狡猾,一環扣一環,別人想攻擊都無從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