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雲雀 作品

第四百七十九章 遼帝在準備 王安石迫不及待


  按照金屬貨幣的發展史來看,黃金才是比較理想的貨幣,一直用到二十世紀以後。

  不過現階段,大宋朝廷每年的黃金收入只有幾萬兩,白銀幾十萬兩,礦產稀缺,根本不足以當作貨幣使用。

  而白銀大量湧入,還是後世明清的事,所以現在只能用隱患很大的銅錢過渡。

  曹斌原本的計劃是能夠在十年內,全力經營海貿,掠奪南非等地黃金,完成足夠的儲備來替換銅錢。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完全使用紙鈔,但現階段的金融學並不完備,若沒有靠譜的錨定貨品,難以得到百姓認可不說,還很容易超發紙鈔過多造成災禍。

  現在雖有銀票、鹽鈔,但大都在局部或私家錢莊使用,而且是以現銀和食鹽為對標貨品。

  就算這樣,為了湊齊前年軍費,淮東鹽政也被蔡京弄得一塌糊塗。

  如果全國普及使用,讓潘太后嚐到甜頭,她還不得往死了印鈔?到時侯黑鍋都是曹斌這個首倡者的。

  他雖然不在乎名聲,但也不想當冤大頭。

  現在王安石提出海貿貨鈔,那就不一樣了,就算超發過度,禍害的也是外國。

  而且可以節約很多銅料,避免銅幣不敷使用的問題,搶掠黃金的計劃也就不必那麼緊迫了。

  當然海貿只要在曹斌手中,他是不會做涸澤而漁這種事的,就算超發紙鈔,也得悄無聲息,偷偷摸摸進行。

  現階段,最重要的是鼓勵海商使用紙鈔,保證信譽。

  “好,介甫先生此計甚妙,如此一來,錢幣改制一項再無憂患。”

  曹斌將思路捋了一下,不由撫掌而笑,對王安石也不吝誇讚,舉杯致敬。

  王安石忙推辭著飲了一杯道:

  “曹侯謙遜了,若無曹侯爺築成的基礎,安石也無法得計,更無從施行。”

  說著,他從身邊拿起李清照寫的謀劃書,捧到曹斌面前道:

  “此書中盡是國家大計,安石不敢久留,還請侯爺收回吧。”

  曹斌擺手道:

  “本侯欲推薦介甫為首任大宋銀行主官,主持營建銀行事宜,不知介甫先生可敢應命?”

  在計劃書裡,大宋銀行掌管全國的鑄幣發行,擬定各種錢幣制度,重要性不比三司下轄的度支、戶部等司稍差。

  王安石雖已步入官場許多年,卻多在地方為官,沒想到剛剛進京,就被曹斌寄予厚望,要把這麼重要的職位交給自己。

  “這……安石資歷稍差,如此一來恐破壞朝廷規制,安石實不敢應命。”

  見他拒絕,章惇卻不以為然道:

  “那鹽鐵司韓絳與介甫先生同年登科,他的資歷未必比得上先生,卻能借家族幫襯列位中樞,先生有何不可?”

  “何況大宋銀行乃是侯爺為朝廷積攢財力,備兵破遼的關鍵手段,先生身懷大才,怎能因此小事,錯失樹立功業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