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雲雀 作品

第三百六十五章 蕭太后的鬱悶 曹斌很厚道


  這麼多勢力爭先恐後地出手,無非是大宋承諾了好處而已。

  甚至不需要直接給錢,只是放開和增加明年一部分禁品貿易,就足夠吸引人了。

  當然更主要的還是順勢而為。

  就比如遼陽的渤海人,他們與契丹有滅國之仇,受盡欺凌,又恰逢鎮守遼陽府的蕭古律陣亡,他們本來就蠢蠢欲動。

  大宋只是派人稍稍挑撥,給出支持和好處,就讓他們造反了。

  高麗的情況也大致如此。

  至於西夏、回鶻等國,他們本不敢名目張膽地得罪遼國,只是大宋給得太多了。

  再加上渤海人和高麗當出頭鳥,又有大宋支持,他們若不趁機踹遼國幾腳,賺點好處,都對不起自己。

  畢竟遼國也欺負過他們。

  不過他們還是弄了點掩耳盜鈴的手段,假裝強盜......

  說到底,還是遼國戰敗,實力受損,威攝力大減,他們才敢趁火打劫,從宋、遼兩方面獲取好處。

  因此,能讓諸國對大遼形成亂拳群毆的合縱之勢,倒不是曹斌有多厲害。

  他只是喜歡蒐集消息,看到了遼國的弱點,藉助大宋“有錢”的優勢,才能順勢而為,撬動形勢。

  這其實跟耶律觀音奴支持方臘謀反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曹斌得到消息更及時一點,做得更全面和深入一點......

  此時的遼帝,屁股都快冒煙了,只覺得坐在皇位上,像是坐在火爐上一樣。

  麾下缺兵少將不說,內外更是亂象紛起,連耶律皇族都對他的能力產生了懷疑,暗流洶湧。

  出兵失敗後,他和觀音奴本已經被蕭太后大罵了一頓。

  此時又捱了一頓臭罵。

  蕭太后也顧不得養病了,連忙出面幫遼帝穩定朝堂形勢。

  又從牙縫裡擠出兵將,平定內亂,抵抗入侵。

  忙完這些,蕭太后才嚴肅道:

  “如今大遼岌岌可危,但回鶻、西夏甚至高麗,都可算作疥癬之疾,他們不過趁火打劫而已。”

  “一旦形勢對大遼有利,他們就會退縮。”

  “渤海人才是心腹之患,他們與大遼是生死之爭,當務之急,就是要快速平定渤海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