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雲雀 作品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中暗流 林沖的春天

    幾天之後,又是一次朝會。

    包拯並沒有回家,而是直接轉道了丞相府。

    進門之後,丞相王延齡見他滿臉怒氣,不由問道。

    “希仁,你這是何為?”

    包拯面目冷肅地拱手道:

    “王相,包某不解,你為何任由那兗王胡來?”

    原來今日的朝會上,王延齡竟然同意了兗王主政。

    如果兗王不帶兵進京,包拯還沒有這麼反感,但兗王現在的做法,直接讓他認定為亂臣賊子。

    王延齡是他的老師,所以才直接上門質問。

    王延齡並沒有辯解,而是從身後書架上取出一封書信遞了過去:

    “希仁,這是官家送來的密信,你看看吧。”

    包拯一驚,連忙道:“前線有消息了?”

    說著,他也沒有客氣,直接接過信件看了起來。

    看完信後,他大為驚喜道:

    “我大宋竟已大獲全勝?陛下也沒有受傷?好好好!”

    隨後,他滿是抱怨道:

    “為何王相不公佈捷報?”

    “若有此封捷報,兗王怎敢作亂?京城也不會人心不穩!”

    皇帝雖然沒有把曹斌派回京城平亂,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

    最少要給可信的臣子一點信心,免得他們不知所措。

    因此信裡也並沒說明皇帝受傷的情況。

    王延齡搖搖頭道:

    “就因為如此,本官才妥協退讓,一旦讓兗王得知消息,我怕他會狗急跳牆。”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提前準備,待陛下大軍返回,一舉將兗王擒獲。”

    他也是沒有辦法,看著兗王越來越強硬地態度,若是再不退讓,恐怕兗王會直接逼宮登基。

    而且他的猜想並不差,如果不是突然收到皇帝返京的消息,恐怕兗王已經採取強硬手段了。

    不過這也怪他先前不夠果決,在傳出皇帝兵敗受傷的謠言後,李昭明就曾來請示,打算全城戒嚴。

    只是他怕影響太大,沒有做出快速反應,以至於錯失先機。

    皇帝臨走之前讓他臨時兼任樞密使,若沒有他首肯,就算殿前都指揮李昭明也不敢隨意調兵。

    “王相,你打算如何準備?”

    見到皇帝書信後,包拯也放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