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九變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二章 范文程的毒計!

天壽山位於昌平縣北部,屬於燕山山脈的一個分支,本來叫做黃土山,後來改名天壽山,而且是永樂大帝—朱棣親自給改的名字。

一代帝王,為何給一座山改名字呢?

皆因朱棣靖難成功、奪了侄子的江山之後,將大明朝的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並改稱京師……既然皇帝生前住在北京,死後自然也要埋在北京附近了。

於是乎,一番精心挑選之下,朱棣相中了山體周正、高大如屏,氣勢雄渾、臥虎藏龍的黃土山,作為自己和後代帝王們的萬年吉壤。

不過嘛,黃土山那裡都好,就是名字太土氣了,配不上皇家威嚴,於是乎,朱棣親自為其改名為——天壽山!

之後的歲月裡,大明朝共有十二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埋葬在了天壽山中,成為了赫赫有名的皇家陵墓群!

現在知道,范文程這一計的狠毒之處了吧?

派一支人馬埋伏在京師通往萬壽山的路上,再派另一支人馬大張旗鼓的進攻天壽山,這就等於要刨老朱家的祖墳啊!

普通老百姓家被刨了祖墳,還要拿起菜刀拼命呢,更何況是皇帝呢?

得知天壽山被女真大軍佔據,祖宗陵寢有了危險,朱由檢肯定發狂發瘋,而後立刻從京師駐軍當中,抽調人馬前去救援天壽山。

明軍人馬一到,兩路女真大軍前後夾擊,必能將其一舉殲滅!

如此一來,不僅能削弱大明京師的防守力量,還能逼迫崇禎皇帝下死命令,讓袁崇煥火速前來救援,袁崇煥的人馬只要一出永平城,女真大軍就能利用善於野戰的優勢,將其團團包圍、全部殲滅了!

……

關於天壽山、大明皇陵的事情,一眾旗主、貝勒們並不清楚,范文程又費了些口舌,詳細講解了一遍。

這些人聽完之後,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好計策,真是好計策,咱們去刨大明皇帝的祖墳,看他著不著急、上不上火,哈哈!”

“說的對,只要大明皇帝上了火,袁蠻子就死定了,咱們要用他的項上人頭,祭奠老汗的在天之靈!”

“說的好,生擒袁蠻子,千刀萬剮、開膛摘心,血祭老汗!”

“大汗,快下令出兵吧!”

……

與急於出兵的一眾旗主、貝勒們不同,皇太極就穩重的多了,沉思片刻之後,開口問道:“範先生,天壽山既然是大明曆代先帝沉眠之地,想來必有兵馬守護吧?”

“回大汗的話,按照大明朝的規章制度,每一座皇陵建成之後,都要調撥一衛人馬,專門護衛皇陵,而且是子孫承襲、世世不絕!”

“哦,如此說來,天壽山一帶駐紮著大明十二衛人馬,按一衛五千六百人計算,這個數目可不少啊?”

“回大汗的話,據下臣所知,天壽山一帶確有十二衛兵馬駐紮,並設有天壽山守備一名,負責統領這十二衛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