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仙 作品

第555章 獨屬於音樂家們的儀式感!(求訂閱~月票!)

            語言這個東西要想韻律統一,無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全世界如此多的語系,每一種語系的發音方式,發音部位,舌頭位置,共鳴腔.......等等,都各不相同。

而這《合唱》交響曲,在譜面的樂理展示上,看在音樂家們眼中,那就好像是......

一副非常趨近於整體形象的畫面。

可畫面中,線條與色彩是那麼的不同。

不是以細微線條色彩構建的整體性,而是宏觀整體形象就成為一種平衡。

那種大和諧與多元多彩的結合堪稱神蹟。

在合唱時,任何一點“違和”那都是不可饒恕的。

單一的語言會顯得有些空洞,似乎缺少了瑰麗的色彩,可卻形成了完整的整體。

數種語言的疊加,雖然多姿多彩,讓作品的內涵再次上升一個層級,可對完整的整體或許有一點破壞性。

換一句話說。

這就好像你從耳機聽到的音樂,是否是雙聲道影響極大,而耳機的3d音效,也肯定不如電影院imax院裡展現的3d環繞音效來的震撼。

光看作曲本身,其實就是如此。

如果市面上你能聽到的,最簡單的音樂,是一條一維的線。

那是一個旋律在發展,在重複。

無論多麼好聽,也只是一條線,多了就會重複,所含的信息量極少。

那麼,一些優秀的流行樂曲,在多變的和絃,和聲的構建,不同樂器代表的特殊音色增添線條與色彩,隨著時間上的變化,空間上,也有所展開。

這就逐漸形成了一幅畫,或簡陋,或優美,信息量完全不是單條旋律線所能比擬的。

這就是二維的畫面。

當來到了嚴肅音樂的世界中,接觸到了大神級的作品後,這個時候,無數聲部,多元化音色,誇張的架構,以及在不同平面上所展現出的變化,再加上嚴肅音樂更加註重的音響,以及聲學效果後,就構建成了一個精緻的幾何體。

這便是所謂音樂的“立體性”。

換句話說,就是“層次感”。

有了層次,自然就立體了起來。

此時的音樂就變成了3d的。

而這種精美的“3d”架構,如果語言上產生了不協調的感覺,就彷彿精緻的凋像上出現了毛刺,沒有經過打磨拋光一般。

這如何能讓廣大藝術家忍受?

“現在如果搞,是不是有點晚了?”

在結束彩排後,會議中,有音樂家有些擔心的問了起來。

目前的進展十分不錯,如果大規模改變一些內容的話,會十分不穩。

這種不穩,對如此巨大的項目來說,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晚了就不搞了?”

李少傑皺了皺眉。

“沒有九十八分,更沒有九十九分!



“要麼一百分,要麼零分!”

遇到了問題,那麼對於所有人來說,這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慌亂”。

而有時候,一點慌亂就會擴散影響到整個群體。

這就是群體中不可避免的一種問題。

及時掐死這個苗頭才是最關鍵的。

“這樣。”

李少傑仔細沉吟了片刻,開口道。

“畢竟,歌詞是選自席勒的詩詞,那麼,其他語言翻譯的歌詞,儘可能的將重音向著德語版本靠齊,如果遇到語言難以協調的地方,可以從德語部分進行改變,必要的時候,可以不講求語法,斷句,或是語言的輕重讀音,以和諧為主。”

“這.....”

眾人對視一眼,發現,似乎這樣算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比如漢語,非常講求“斷句”。

不同的斷句可能表達不同的意思,甚至於影響整體意思。

又比如拉丁語系,輕重音,輔音這些東西,日常生活中仍然是會用到的。

李少傑的意思,便是在使用不同的語言情景下,弱化不同的,強化相同的,儘可能使彼此語言產生一種“和聲”效應,而不是互相打架。

這個方案倒是讓不少演唱家們臉色輕鬆了不少。

不是非要強求你發音都完全一樣。

而是說,彼此的發音,可以產生出一種“和聲”的和諧質感。

或許會需要削減一點發音,或許要額外增加一點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