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妞他爹 作品

第99章 和親與大壽

    此時已是暮秋時節,秋風蕭瑟,仙朝飄搖。

    和親成功,北狄大軍已經退卻。而京都的喜氣,也是一日勝過一日。

    因為皇帝的大壽之日快到了。

    為了這次的皇帝大壽,仙朝整整提高了一成的稅賦。各地的府衙又層層加碼,將賦稅提高三成、五成,甚至十成不等,趁機大肆搜刮、中飽私囊。

    仙朝今年本就大旱,無數禾田歉收,佃農們實在不堪重賦,被逼的鬻兒賣女(讀yu),更有無數流民在忍飢挨餓,亟需朝廷賑災。

    各地民不聊生,但京都卻是歌舞昇平。

    各大世家暗中較勁,都在為貢品抓耳撓腮,好壓過別人的風頭,哪裡會在意災民的死活。

    在他們眼中,這不過是疥癬之疾,哪有爭權奪利來得重要。

    諸如羊、張家這等世家,雖然體恤民情,但杯水車薪,難以改變整個仙朝的災情。他們的呼聲,被汝南王、賈家等權貴壓制,淹沒在歌功頌德之中。

    皇帝大壽在即,天下豈能有災!這不是讓朝廷臉上無光嗎?

    但紙是包不住火的。

    各地災民無糧可吃,草根樹皮也被扒光,餓殍遍地。走投無路之下,許多人揭竿而起,殺官搶糧,猶如燎原的星火一般,在仙朝各地紛紛上演。

    各地府衙頻頻被流民攻破,仙官被殺,甚至連司南王侯也多有死傷。剩餘的諸侯人人自危,紛紛招兵買馬、擁兵自重,猶如一個個小朝廷般,只顧維持著自己的安樂。

    天災人禍,亂象不止。

    大晉仙朝歷經千年風雨,終於到了飄搖的地步。

    梁州之地,那位上任不久的楊襲,也因誅楊之事被砍了頭,現如今的刺史正是楚王一力提拔的孟達先。

    他原本只是個六品郡丞,一年間連跳數級,先做了五品太守,現又成了四品刺史,稱得上是真正的飛黃騰達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

    他是楚王一手提拔的,自然對楚王感恩戴德,唯楚王馬首是瞻。所以楚王雖然不在封地,但也將梁州經營的固若金湯。

    梁州以及各地的亂象消息,都源源不斷彙集到京都,送到了楚王瑋的案頭。

    明燈之下,楚王瑋沒有在意那些流民作亂的亂情,而是捏著一張紙條,冷笑道:“老不死的,竟想奪我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