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一百零四章 說意、去喪(五)

拆字先生就從一旁拿出箇舊布袋來,解開繩,請崔乙拈字;崔乙伸入手去,拈起一張紙條,輕輕把它打開,望著上面的文字,低眉不語。

“何字?”那先生忙問。

崔乙慢慢地說道:“這是個‘殃’字啊……請您卜算一下我的前程吧。望先生盡以實告,勿得瞞隱,在下不聽虛言。”

拆字先生深揖答道:“兄臺以誠待我,我自不會辜負您的心意。不過此字本義雖不佳,然拆開一算,在您身上卻主吉兆。”

他便用手一指:“您看,殃字,乃歹與央也。‘一’蓋於夕上,意在止暮色之浮現,為挽救頹勢之徵兆;另一邊的央,是‘人’與‘口’相合,口字向兩旁延伸,便似一烏紗帽,是因言而為官之意,又置在人之中,是用事於朝廷,富貴無極矣。”

崔乙聽聞大喜,暗自想道:‘這先生有幾分真本事!所謂因言而為官,不正是我勸葉公娶了家姐,才得蔭敘的事麼?看來日後將平步青雲了!至於挽救頹勢的話,大抵是指的國運;夕陽依山而落,我姓崔,上有一山,豈不合中興國家之兆?’因此愈為狂喜。

“但裡面還暗藏一點兇象,”先生又看了幾眼字,不禁嘖嘖兩聲,“人在烏紗帽上多了一筆,畫蛇添足,是得意過頭,並非一件好事。必須自持謹慎,否則將為前途所累。”

崔乙笑道:“謹慎謙虛,在下是一直具備的。何況,我這一介布衣,身無科名,哪有什麼仕途可講。藉此遊戲一番罷了。”

“您的意思,小人的測字荒謬了。”拆字先生低著頭說。

“荒謬?哈哈,你會錯意了,”崔乙輕鬆地笑起來,“我不僅不覺得荒謬,還認為你測得好哩!可惜你這才識無人知曉,我幫你請幾個客人過來,你可願意?”

拆字先生聽了,登時從石凳上起身,掀衣要拜,卻被崔乙看見,兩手托住;他便淚如泉湧,緊抓著崔乙的胳膊:“恩人如此助我,難以回報!敢問恩人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