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九章 責擢、裂決(二)



            

            

            蔡賢卿回到兵部時,已經接到了皇帝的詔書,正式任命董晟為兵部員外郎、萬羽之為兵部主事,顧徵為刑部掌務,部裡的官員幾乎都替換成了葉黨的心腹,這使他們的舉動更加自如了。

面對大好局面,這些銳進的新人怎能甘於沉寂,紛紛在蔡賢卿耳邊建言,勸其重開新政。雖說蔡賢卿也是心性狂傲,但畢竟老於謀算,思忖著此事有利有弊,不可輕斷,便將其中利害悉數闡明,寫信告與葉永甲。

葉永甲亦覺眾人經歷尚淺,難以操辦大局,然而思來想去,又不得不焦慮於陳黨的坐大,漸漸開始傾向於另一邊——準備同意黨羽們的請求。於是他提起筆,在信尾寫道:

‘蔡老可依著董晟等人的議論,上書奏請,但也只得聽信一半。柳黨覆滅以來,朝廷諱新政二字極深,絕不能直筆明說,不如步步為營,僅說出收復宣化的事,看看朝內反應如何。切記,萬不可把事情鬧大,黨爭還不是時候。’

蔡賢卿讀過了他的回信,不假思索,當即偕同一眾心腹,上了收復宣化的奏疏。

“唉,站住!”

兵部的一名書辦正好低著頭穿過客房,要出去時,忽被人一聲叫住。他嚇得連忙回頭,見是董晟和萬羽之兩個,就在方桌旁吃著茶。

“你去做什麼?”董晟下了椅子,撣了衣袖走過去,眼神警惕而嚴肅。

書辦連連陪笑:“這不存司禁來了,我去稟告蔡大人。”

董晟眼珠一轉,當即把住了他的胳膊:“有什麼情況,你先同本官講。”

書辦知道這些新人的厲害,哪敢得罪,忙答道:“存司禁要來與咱兵部商量收復宣化的事宜,就……就這個情況。”

董晟聽後,猶疑地將手放下了。

“小人可以走了?”他膽戰心驚地問。

“你先在此處等等。”說罷,他就將書辦摁到椅子上,沉吟著走到萬羽之面前。

萬羽之一隻腳踩在椅子上,左手搖著竹扇,右手拿茶碗來嘬,忽瞥得董晟眉頭緊鎖,便發了奇:“皇侄來了,你愁個什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