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二章 列江、風變(二)

    萬和順的軍隊馬不停蹄地抵達了武昌,在四面紮下營寨,要求知府開城。武昌知府方才睡醒了升堂,對臨近的情況不知所措,不過他深知這位異姓郡王的厲害,怎敢得罪,只好老老實實地打開城門,請他到衙門相敘。

    萬和順再三強調了自己所來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幫助國家掃清叛黨,並無別圖,叫大小官員莫要多心。在看到當地軍民的反應並不激烈後,他便進一步命令知府,讓其派人充當嚮導,引大軍到長江邊列陣,號稱要以此敲打對岸的貪墨朋黨。

    北面的官員很快就發覺了武昌的異動,連忙派出幾名偵察的官兵,到江邊登高遠望,只見對岸那一萬大軍浩浩蕩蕩,直插天際的旗幟東西貫連,手中緊攥的刀槍閃著精光,如同一團黑壓壓的烏雲,幾乎能在一瞬之間遮蓋住長江的水面,直向他們撲來。

    “你們回去告訴柳丞相!”萬和順一馬當先,揚著馬鞭喊道,“他為朝廷鞠躬盡瘁,萬某亦甚佩服。聽聞他老人家要手除奸黨,特意差出萬人的兵馬,鎮守南方,為之震懾賊人。如果柳相需要的話,我還可以踏過這條大江,直進開封!望你們把消息傳遞過去,請他速速派人來議,否則就是汝等之過,我當興師問罪!”

    官兵們聽罷,抬頭各自駭然,連一句話都不敢答應,紛紛調轉馬頭,落荒而逃,引得身後軍兵一陣鬨笑。

    這消息從北岸馳報至了開封,眾文武慌亂不已,怎麼相信萬和順的隻言片語,都認為他是見百官南巡,心中緊張,故而藉此向柳黨示威。惶恐情緒的蔓延明顯影響了柳鎮年的決策,宿黨的貪賄案暫時是搜查不下去了,他只得叫停鈕遠的行動,準備再開一場會議,在平復人心的同時,順便重視重視這個三十多年來的老對手。

    鈕遠對新的情況憂心忡忡。在會議開始之前,他不止一次進諫恩相,勸他莫要在此時接見群臣,先由幾個心腹商議,集中力量把長江對峙的問題解決了再說。柳鎮年卻搖頭駁斥:“前時人心已被高陳之黨攪亂過,他們心思詭詐,若任朝政混亂下去,必會趁虛而入,將這大好優勢全部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