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

    廉崇義也富有深意地笑了一下,但卻趕忙搖頭:“五百門?條件太過苛刻,恕我們不能接受。”

    鈕遠將身子往後一躺,擺擺手說:“不管怎樣,你們的火炮我是要定了。具體數目可以再減,這就看你們的底線了。”

    “在下的要求是,最好不超過三百門。”

    “不錯,”看到他談判的態度如此強烈,鈕遠大為滿意,“你都這樣向我們交底了,我們哪還忍心坑害你?就不強人所難了,定下二百門吧。”

    廉崇義先掃一眼周圍官員的臉色,方才謝道:“奉相深明大義,小的由衷佩服。這就回去擬約,保證明日送來,為朝廷儘快了結此事。”

    “契書早日寫成是好,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得不交付朝議。你且慢慢等待,我不叫你,你便不要急著送來了。”

    “是。”廉崇義恭敬地行了個禮,與魯之賢一同離去了。

    “奉相,”洪立慎突然走上前,微帶著疑惑的笑,“您親手促成了這二百門炮的交易,實是為朝廷增光。不過這禁海令一出,南洋的船隻必不能通行,不如先留著這道命令不發,把新政的事情放一放。”

    鈕遠鎖著眉頭,苦苦沉思了好一會兒,臉色卻逐漸陰沉起來,一隻手煩躁地敲打著桌面,聲音格外地響。

    洪立慎也看他眼睛裡有怒氣,便背過手去,不敢出一點動靜。

    “你不懂什麼叫雙管齊下嗎?”鈕遠的語氣雖然嚴厲,但其中還帶著一絲得意,“這兩件事有個不衝突的辦法。”

    看到他的表情輕鬆下來,洪立慎放了心,忙說道:“下官愚鈍,請鈕大人賜教。”

    “我們先把禁海的命令傳達下去,以令沿海早備戰事;待上一兩個月,朝廷將契書議畢,再給廉崇文發放通行印照,為他們番人開個特例。到時候載著大炮的船隻來了,正好就地卸貨,投入海防當中。”

    洪立慎上下翻動著眼皮,吞吞吐吐地說道:“奉、奉相,這次是不是過於冒險了。如果讓大臣們知道,您為了趕一點時間,便要想著為夷人開特例,會有很多人不滿的。朝議還需他們參加,如果他們借題發揮、群起反對,交易可能就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