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

    堂下的眾大臣原本都在思量著李文守的提議,但卻忽然聽得一個‘殺’字,無不仰起頭顱,想看看這樣激烈的話究竟是從誰的口中說出的,然後便看到了正在嚴厲吩咐的晏溫。他們先是驚錯,俄而變為了驚恐,個個冷汗直出,戰慄不已,紛紛用異樣的目光望著面前的參政大人,彷彿成了一張的面孔。

    “晏相三思!本朝自立國以來,從未動輒用大辟之刑。若今日不論輕重,隨性殺人,不僅於各地新政無所補救,且會招致無窮禍亂。”洪立慎見他們都不敢說話,便代眾人進言苦諫。

    晏溫沉吟片刻,便一面翻弄著卷宗,一面回覆:“洪參政真乃腐儒之見。本官雖致力聖賢之道,但可不似你們,談及殺人就這般驚恐,怕我違了聖人的意思。豈不知孔聖人也曾將散播邪說的少正卯誅殺,且大戮其屍,在諸公眼裡這是否都成了不仁?何況現在要殺的盡是些貪官汙吏、奸民劣紳,比當年的少正卯還罪惡許多!此等人物相互勾結,若不連根拔起,怎能使新政奏效?”

    “但下官怕……”

    “不用說了!”晏溫合上卷宗,板正了臉,“我意已決,就按這個方針草擬命令。這就去叫郵人發回濟南。”

    眾人無可奈何,只得由著晏溫以中書省的名義寫了公文,被迫聯署下發。

    “怪哉,怪哉,真是世間的一樁新奇事!”蔡賢卿又從外面轉了一趟回來,拍著掌,在葉永甲身旁走來走去。

    “蔡老怎麼了?中書省商量完了?”葉永甲見他如此興奮,不禁相問。

    “你整日就悶坐在此,也不走出去散散心,結果弄得國家大事都不知道,每次還需我和你講!”蔡賢卿搖頭苦笑。

    “是晚輩不聽教誨,”葉永甲連連作揖,“萬望蔡老寬恕。”

    “算了,我就跟你說罷。那晏溫……晏副相,向陳同袍指示‘與汝生殺之大權,不執新政之人皆可殺之。遇不服王命者,可以此文出示,仍不聽命,則立將其押還京師,斬於街衢。不可心有寬慈,誤事誤期,否則拿汝是問!’平時講究清靜的晏家大儒,竟一變為殺人酷吏,轉變之快,實在令人發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