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

    縣裡的教諭聽聞兩位大人來了縣學視察,連忙拿溼布子擦了擦臉,將公服穿齊整了,才到中堂上拱手迎迓,將四人請到座上。

    “先生近日為外事所擾,無法專心教學,實在辛苦。正好今日請得陳監學在此,你有什麼話可盡與他講,不必諱言。”知府為他指了指陳同袍,溫和地笑著。

    教諭聽罷,捋起了鬍子,用極其為難的目光看向陳同袍:“監學大人,自聖上下詔以來,衙門裡就急命下官籌備擴建事宜,並擴大生員人數,打算收納更多的學生入學;可是一經商議,管理學田的鄉紳卻怎麼都不同意,說這樣會使成本陡然上升,空憑那點田租絕不足維持運轉,最後鬧到縣老爺親自出面,卻也於事無補,只能耽擱下來,甚至已準備向他們妥協。今日有您帶著晏相的命令下來,定能為在下明斷,作個了結。”

    陳同袍捲開袖子,清咳兩聲,似乎做出了一副準備回答的姿態,卻在突然間被兩個書辦打斷:“教諭莫要擔心,晏相早有明令在先,叫我等死也要把新政推行下去。陳大人,對付這些頑固鄉民,休懷仁慈,給他們點顏色瞧瞧,就都安分了!”

    陳同袍一瞥眾人的臉色,即微笑道:“教諭你看,兩位書辦可是全力支持你呀,你還有什麼可為難的?府臺,麻煩您把鄉紳們都叫來,我想聽聽他們的解釋。”

    濟南知府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了,他慌忙低了頭,僅僅答了聲‘是’,腦袋裡卻胡思亂想起來。

    受命管理學田的鄉紳共有兩位,一個名叫胡之章,乃是致仕的朝廷大員,今年已方六十七歲,家境十分殷實,田產無數,卻素來尊敬士人、約束鄉民,可謂當地的鄉賢。前年大修縣學,為了給自己搏上一個好名聲,便將名下的四十餘畝良田盡數捐贈,併為之管理佃農,徵收租米,同時也從中撈取一部分好處,作為對自己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