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

    吳思經看他已然動搖,便輕輕一笑,接著說道:“所以我猜測,那邊只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知縣未曾拆視,為葉永甲等人所詐;二是知縣徇私之事被人發覺,已處在他們的控制之下了。至於這兩者孰是孰非,還需要慢慢證實,這也不是我一兩句就能講清的,希望您和另外幾位客商明白。”

    儘管胖番商還不完全放心,但聽了這一番肺腑之言,疑心也消減大半:“誰遇到這種事情都不好受,我理解主教您。不過問題尚在,這封假文書來歷不明,眼下恐怕難以處置啊。”

    吳思經揪著公文的一角,沉吟片刻,答道:“是的,怎麼說都是官府寄來的,譬如一個石頭,它投進水裡總是要見個浪花的,我們不能置若罔聞,總得吭個聲。”

    “不如且將這份公文交給我,我派人送還寧河。若得以面見知縣,親聽答覆,便可免除你等的懷疑;若被葉永甲等人所阻,亦可將文書留在彼處,權當一個證據——畢竟假造公文也是個大罪。”

    胖番商頷首道:“對,就算我們沒法反擊,也得讓他難受一下。但我怕這是朝廷的授意,無論如何會死保他們。”

    吳思經哈哈大笑:“這些漢人豈是鐵板一塊?反對新政的官員大有人在,到時候群起而攻之,鈕遠都保不住姓葉的。再換一個矇昧不知的蠢材過來,連哄帶騙一番,鑄造鳥銃的計劃照樣成行!”

    胖番商的笑容自然地浮現出來:“但願能如你我所想,讓此時的局面有個圓滿的了結。”

    葉永甲幾日前的上奏已經到達了京師,鈕遠仔細讀罷,深知當地的局勢遠比自己想象中要複雜,便果斷聽從了葉永甲的意見,僅以私書之名,批了個‘鑄鍛皆有其宜,各部議之未決,請北塘暫勿開工,以待詔旨’,火速送到寧河。

    “暫勿開工,以待詔旨……”縣令讀到末尾,停頓了一小會兒,“如今是關鍵時節,朝廷怎麼還不置可否呢?”

    “這消息……要捅給吳主教嗎?”垂手侍立的心腹瞅著公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