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

    松德遠的求救信已經送來三封了。儘管夏元龍氣尚未消,然慮到盟中大局,還是統一意見為重,便無奈按著衛懷的吩咐,用好言招待鎮江客人,暫且扣住信件,使之滯緩數日。

    另一邊則在積極籌劃新政。夏元龍認為,“新政宜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萬一銳意過甚,必遭當地勢力之記恨。書院應一面推行惠政,一面安撫官紳,方能長久。”

    衛懷因已駁過他一回意見,恐怕再傷了盟中和睦,便依著夏元龍的計,先拋出一個‘計用授田’的良法,即是核算用度,若府庫有所餘財,即賞與貧民農具種子,使以自力更生,開墾閒土。他們如今卻不急著索要監督之權,這也是吸取了蘇州、鎮江二地失敗的教訓,手段變化得更為老道,幾乎難覓破綻。故於此階段內,衛懷的信心還是極大的。

    上書先是送到了知府葉永甲的桌前。葉永甲這些日子如同一個旁觀者,他以較為清晰的視角看完了黨爭舊格局的結束,不管怎麼說,走了一個對手,這的確讓他放鬆不少,但一直以來秉持的緊張感仍然揮之不去。

    新政開了,萬陸握手言和了,南京好像是在步入正軌,可葉永甲撫著面前這封書札,總是惴惴不安。他不瞭解書院內部的情況,但隱隱對改革的前景表示出悲觀的態度。

    他搖搖頭,遏止住混亂的情緒,將信拆開,見上面寫著計用授田的方案;信尾又夾著張紙條,言‘廷龍若欲助衛某一臂之力,請使安穩官紳,莫令嫌惡新政,切拜。’

    葉永甲雖說心有顧慮,但怎麼也是衛懷囑託,他還是很念這位昔日師長的情分的。自己身為知府,不好出手,便心生一計,令蔣巡檢暗派人請蔡賢卿來,只說喝茶。

    “什麼消息?”蔡賢卿站在走廊上,顧自戳著籠裡的鳥,頭都不回地問。

    “消息了不得。葉大人準備升官啦。”他那徒弟緊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