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

    晏良聽罷,急拱手答道:“我等仰尊陛下之聖斷,豈能隨意更改?你所謂因地制宜,與抗旨何異!”

    陸放軒見齊諮挺身欲駁,便暗裡將他一把拉住,從容說道:“侍郎,把領此言雖有不妥之處,然陸某覺得,是該考慮一番。”

    “考慮什麼?好,你們自己辦吧,到時候抗旨不遵,降一個殺頭大罪,兩位可要擔當得起!”晏良也不顧什麼情面了,撕破臉皮,和他二人爭鋒相對。

    齊諮大怒,正準備拔劍叱罵,卻先聽到陸放軒冷冷地說:“晏侍郎,政策還未定奪,你我不過是在這屋子內,討論幾句而已,犯不著要拿皇上壓我們吧?”

    晏良啞然無對。

    “皇上說遷,咱們就得遷,這個無可非議;但如此倉促遷動百姓,又不立文書,城中自然騷亂,難保朝廷要為之焦頭爛額啊。”陸放軒一邊看著他那不以為然的樣子,臉上閃過一抹冷笑,“我最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朝廷名譽盡毀,聖上受無端之責。所以咱們做臣僚的,務當辦好辦全,別辜負了皇上。晏侍郎,您先想得不應是執行,而是別叫陛下領了這口黑鍋。您在朝廷這麼多年,不會不知道。”

    晏良心中一凜,誰知陸放軒竟反將一軍,把自己處在不利地位上了。

    話都被說絕了,他又迫於陸黨層層進逼的壓力,權宜之計,還是以不得罪越府為好。他頓了頓,隨即眯著眼睛,微笑起來:“陸公言之有理,我們要為陛下考慮。不知有何良策?”

    “若要百姓安靜,需得幫他們立個地契,正經地遷出去;莫要教人捉了把柄,風傳街巷,還使被遷之人心裡不踏實。”

    “陸公,死犯親眷足足有三十餘人……全數立個地契,麻煩不說,時間還緩,這算什麼?”晏侍郎很覺不可思議,搖搖頭。

    “哦,那按您的意思,還得敷衍從事,黑鍋反正是陛下背。”齊諮一低頭,輕聲嘀咕。

    “我怎麼是……”

    “齊把領說話衝,您千萬別與之多計較,”陸放軒又把齊諮推在一邊,“但凡事總得依個理,口說無憑,希望侍郎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