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

    萬和順有些為之動搖了。他對裁冗的想念根本不亞於魏衝。他以為南京的局勢越亂越好,攪得陸黨雞犬不安,自己方能佔據主動。但此事並非純靠臆想就能解決的,總得考慮陸放軒的意見。

    除此之外,柳黨也要加以重視。為防他們在其中插手,裁冗‘善政’必須緩慢地開展下去,使事態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於萬和順看來,這次的黨爭將是一場溫和的,能握手相談的鬥爭。

    他稍思片刻,便與魏衝說道:“魏書辦,本官生來最憐黎民之苦,既下民有此心願,吾亦不忍見奸吏貪官橫行霸道。這樣吧,你去勸越國公,探他意見如何,如若同意,就問在宮中商量可宜?”

    “明白,明白!”魏衝露出得意的微笑,登時從地上爬起來,連走路都顯得昂首挺胸。

    陸放軒一直在等待著這樣的機會。可萬和順的反應這般迅猛,倒出乎了他的意料:看來這位老義兄對自己還是熟悉的。

    越國公欣然接受了魏衝的諫言,但不怎麼喜歡萬和順的建議,搖了搖頭:“萬兄的好心我理解,在宮中商議,無非是避開柳黨的耳目;然此事越去遮掩,恐就適得其反了。不如齊往行宮,在陛下面前奏請裁冗,堂堂正正地說開來。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聖聽明允,柳黨自然不得捕風捉影,從中作梗了。”

    魏衝將原話回稟了萬和順,萬和順以為有理,拈鬚點頭:“陸賢弟是個明白人。勞書辦再跑一趟,說萬某應許了,明日便喚他來聖前奏議。”

    這日早晨,陸放軒打著轎子進入萬府,他此次僅帶了幾名隨從,便邁步走向行宮。

    “萬兄啊!”

    “陸賢弟!”

    在行宮門口,陸放軒和萬和順終於撞見了,二人不待行禮,即熱情地交臂寒暄起來,好像他們之間的合作還存在似的。

    “惠之,天下能為民者,除卻柳大將軍,便只剩你我二人矣!可嘆旁人不知,還怨當年裁冗是搞黨爭。這是不懂道理之人說的,您切莫相信。”陸放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