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

    木門嘎吱地響了起來,夏元龍騰地站起,目光炯炯。

    門外走進一夥人,兩三個官員,穿著正服,面面廝覷,疑惑地看著他。

    “你是何人?”其中一位年長的問道。

    “我,我乃南京盟會之副盟主夏元龍……”夏元龍的眼睛裡彷彿在閃爍金光,說話都顫抖了。

    那幾人聽罷,皆喜極而泣、拍額相慶,趕忙熱切地拉夏元龍入坐,說了這些日蘇州的苦處。

    夏元龍看他們興奮得話都成不了句,只直直地望著他,便按捺住心中欣喜,示意他們冷靜:“時不我待,知府恐就要到了。諸位莫要驚慌,先從姓名言起。”

    “好,好。”那個年長之人指指自己,“在下宋章,經歷司知事,”他又指著那二人,“他是姚效古,任蘇州府教授;那位是朱澈,素無官祿,但以名望尊。”

    “你們可是要救李院長?”

    朱澈面露怨色:“夏公遠在南京,不明瞭蘇州之勢。這李雉忠為謀私利,專權獨斷,書院上下誰不恨他?若南京的意思如此,恐怕人心離散啊。”

    元龍見那二位的臉色,亦有贊同之意,便笑道:“兄臺誤會了,在下就是言語相問,絕無此意。”

    姚效古接著說:“於今之計,就是先見知府,儘量別把查封的時日放這麼緊,留出空兒來,好去爭取各部衙門。尤其宋兄還是省裡學政大人的門生,若能博得學政的同情,蘇州必然不敢動作。”

    另外二人紛紛附和。

    此時馬書辦突然從對面的書房裡出來,朝門外跑去——這是知府大人快到衙門了。

    眼看時日無多,這法子雖不為上策,也實在可行,但夏元龍還不作回答。

    姚效古向宋知事使了個眼色,明顯對這個副盟主的水準不太放心。

    “諸位,”夏元龍猶豫地抬起頭,“我看書院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若任其拖延下去,雖說官府不能立行查封,但我們也進不了書院的門,因而也就無法操持書院事務。眾人見勢不利,料查封已成定局,必緘口不言,誰還替咱爭取各部衙門?而學政作為省官,縱知事有這等關係,恐怕都不肯親自下臺幫腔,給自己惹一身麻煩。若真牽扯到了省裡,那就不是我們做得了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