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一章 請政、洩機(三)

    除了編撰《行要》外,他三人還要去忙公事,時間實是不足,於是便將廣思壇宣講一節給省去了。夏元龍雖當面應許,但私下想來,又非一件好事,便找到衛懷,商議道:“我看宣講一節雖免去了,兄長亦不可深居不出。”

    衛懷問道:“這是何道理?”

    “及民若一心編撰《行要》,不與眾人交集,不發一令,恐怕人心漸趨離散,威信不存也。”夏元龍力諫道。

    “那……”衛懷看了眼他,“總不能為此丟開撰寫方略之事吧?”

    “目今之緊要,乃是壯我聲勢、廣我人眾,不如當緩則緩,莫再因躊躇之心而誤機遇也。”

    衛懷記起昨日放萬和順的事,便想都不想,頷首答道:“那就先將此事放緩些吧。只是不知人英有何壯聲勢之豪舉?”

    “我看,”夏元龍道,“我等之勢既在南京根基鞏固,應往江南各省廣召人眾,號令江淮之士人遍地開設‘思和書院’,以傳新政之道。如若辦到此種地步,料那個萬和順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人英考慮的極是!”衛懷先是拍手稱讚,後來卻憂慮起來,“此事須得與仲方說一聲。若沒經他答應,擅自行事,不甚妥當。但就懼怕他不肯同意啊……”

    夏元龍笑道:“仲方焉有回絕之理?我去問問他,保證給衛兄捎個好信回來!”

    “那就去罷。”衛懷道。

    夏元龍離了書院,徑投楊懷繩府前下馬,進了屋內,見罷楊懷繩,便笑說:“仲方兄!及民叫我來同你商議一件事,不知可否施行?”

    “說來無妨。”

    “就是衛兄想令人至江南各省籠絡士人,大建書院,以為‘招兵買馬’之舉,如今諸位都商議過了,就等仲方這裡點頭同意了。”夏元龍上前抓著楊懷繩的手,說道。

    楊懷繩卻不以為然,直撒開他的胳膊,面容嚴肅地說:“我看你們的法子多少都有弊處!還是早早收了這心思罷!”

    “仲方兄,”夏元龍還是朝他笑道,“你說說這有何弊處呢?”

    楊懷繩搖搖頭:“我告訴你,不養德行、整禮節而徒召人眾,必為大患。若真要幹大事,當率眾儒明習禮法、廣授道義,然後再圖此事。若無力行之,還不如悶頭編寫《行要》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