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一)

    “你們這是……”

    楊懷繩慌忙將他們扶了起來,二人卻不起身。

    “仲方兄,如若你不怪罪二位愚弟,收回辭官之請,我們才起得!”衛、夏兩人說罷,朝地下沉沉地磕了一個頭。

    “兩位賢弟……”楊懷繩見他二人誠心如此,不免深為所動,也‘撲通’一聲跪下了。

    三人便拜在一處,相擁而泣。

    自此三人重又同仇敵愾,不復錙銖必較,楊懷繩遂斷了辭官之意,向外言之曰:“我等兄弟本無甚大事,今既和睦,諸人且罷唇槍舌劍,還望同心同德,不負改革之本也。”

    此話一出,那些欲借勢黨同伐異的人物登時失了口實,便都不敢在書院內露面了,急匆匆鼠竄奔逃,以避他人前來報仇。

    楊懷繩雖還不忘他那復古之制的志向,但已然略退鋒芒,不再因此發起怒火;衛懷則亦將力求書院制度之心放緩下來,這些時日便鮮有提及了。

    而萬和順這處,也見衛懷平撫了楊懷繩,遂無計亂其事業;然他也不焦急憤恨,只是靜待良機罷了。

    但這次的良機卻來得不甚容易,直讓他苦等了三五個月,才像獵物一般出現在他面前。而萬和順正是一隻擅於擒捉獵物的雄獅。

    原來當地的有家豪族姓陸,府裡的這位老爺名喚陸松,曾居工部尚書之職;其子叫做陸據,舉人出身,見在六合縣任為教諭,多年於官場坎坷不順,又拿著低微的俸祿,可謂一事無成。陸老爺心中焦急,本欲先時替他求個差事,可竟因南京布了新政,那裡的大人把銀子悉數退回,不敢為他兒子謀職了。陸老爺因此鬱悶了好一陣子,便只得丟開不管了。

    這兩日陸松卻偶染了風寒,病勢愈重,想到自己萬一病歿,家裡就沒了指望,便憂思起來。他自度城中風頭漸過,便叫他的親弟陸諒過來,囑咐道:“我如今病勢沉重,雖有轉機,但恐怕命不久矣。你作速聽我的心願,莫要慢了大事。”

    陸諒將臉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