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 作品

第405章 深淵黑火

    ()        軍帳之中,燭火搖曳,映照在眾人臉上,飄忽不定。

    張宴一句話說完,包括宋之問在內,所有人都神色詭異起來。

    兵者,詭道也。

    宋軍副將楊承更是眉毛鬍子差點都掀了起來,瞪著那軍帳次座上的督軍按察使,剛要說什麼,宋之問忽然看了他一眼,愣是把他已經吐到喉嚨裡的那句話生生給吞了回去。

    “張大人言之有理。”宋之問說道,名劍暖玉就放在軍帳首座的几案上。那身著戰袍的青年將領不緊不慢,看著張宴,“可本帥以為,用兵之道,還是應本於仁義節制。”

    “仁義節制?”張宴聞言,嗤笑起來,乜了宋之問一眼,眼角微微吊著,輕蔑十足,尖聲細語道,“將軍莫不是讀書讀多了,把滿嘴仁義道德搬到了這兇戾殘酷的戰場上來了?用兵若是本於仁義節制,為何將軍進兵鄭國,連下十八座城池之後,受阻於汜水關下,眼看已經快有半年時間過去了,還沒有攻破汜水關?”

    楊承一聽這話,哪裡能忍。

    這張宴擺明了指桑罵槐,聽起來是在損宋之問一將無能,這麼長時間還沒能攻破汜水關。

    可實際上,他們和宋之問都是同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張宴拐彎抹角地罵宋之問無能,他們能好到哪裡去?還不是一樣被張宴指著鼻子罵。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宋之問說道。

    “將軍滿口之乎者也,嘿嘿,可惜我張宴是個粗人,從小就沒讀過幾本書,所以聽不懂將軍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張宴笑道,“可什麼叫理,本官還是明白的。什麼叫理?”

    張宴環顧軍帳諸人,眼神睥睨。

    楊承終究是按捺不住,梗著脖子,就要說兩句。可他話又沒說出來,被身旁的老將軍路雲山踩了一腳。

    楊承瞪了路雲山一眼。

    可老將軍氣定神閒,沒有任何反應。彷彿那一腳不是他踩的一樣。

    張宴見帳中諸人都不說話,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喝了口茶,說道:“本官認為,誰的拳頭大,誰就是理!本官是沒讀過幾本書,可為君上辦事的這些年,也算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都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為什麼?因為兵的拳頭比秀才硬!秀才便是有理,找誰說去?”

    說著,張宴乜了宋之問一眼,分明是話裡有話。

    “將軍覺得,本官說的話,對也不對?”張宴問道。

    “按察使與本帥都是為了宋國,君子和而不同,些許差異,何必在意。”宋之問說道。

    “也對。”張宴笑道,“將軍的美名北境士人有哪一個不知曉?儒劍到底是儒劍,比本官有文化得多。可本官來到這前線戰場之前,將軍以懷柔政策安置十八城,那十八城的百姓可有對將軍感恩戴德?沒有。相反,那十八城的百姓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在我軍後方煽風點火。”

    張宴說道,神色倨傲,“將軍極力反對本官屠城,可鐵城事發之後,其餘諸城,還有誰敢起逆反之心?為什麼?因為他們已經被我軍殺怕了,嚇破膽了!領兵打仗,本官不如將軍。可有些事情,人不狠站不穩的道理,將軍理解得不如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