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新朝老年天團

  這些生面孔都是多年的地方官,而且不乏在地方上一待就是十幾年的好官。

  老爺子對官員極為苛刻,能入他老人家的法眼,並留給孫子重用的官員可見都不一般。

  坐在朱雄英下端,也是大明朝年紀最大的官員,內閣大學士劉三吾起身說道:“陛下,從外地召回的官員已全部到場,共六人!”

  “朕知道了!”

  名單朱雄英已經看過了,但卻不認識誰是誰,只能一個一個叫了。

  “雲南布政使張紞!”(dan第三聲)

  一名五十多歲,身穿紅色官服的官員立馬站了起來,拱手道:“臣在!”

  “洪武十五年,大明收復滇地,你被任命為參政,孤身前往,後又升為布政使,這一去就是十四年啊!”

  朱雄英讚揚道:“你在滇地裁定土地貢賦,法令制度,興修水利,教化民眾……政績卓著,朕還聽說,你離開雲南時,滇人如失父母,跪哭相送,由此可見你更是一位好官!”

  “朕就欣賞你這種踏踏實實能為百姓做事,做實事的幹吏!”

  能得到新皇帝如此評價,張紞心中感動不已,當即表態道:“為君分憂,為百姓謀福,乃臣之本分,臣不敢居功!”

  朱雄英滿意的點點頭,正色道:“既然朕把你從千里之外召回京城,那自然是相信你的能力和品行!”

  “朕任命你為新朝的吏部尚書,資政大夫,望卿能恪盡職守,輔佐朕開創大明盛世!”

  張紞立馬跪在地上,恭敬叩首道:“臣叩謝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明朝官制,三年一換,或升或遷,可張紞卻在偏遠的滇地苦苦堅守了十餘年,如今總算苦盡甘來,成為新朝新帝的肱骨之臣。

  朱雄英接著喊道:“浙江布政使王鈍!”

  一個比張紞還老的官員站了起來,看樣子少說有六十歲了,拱手道:“臣在!”

  “你在浙地,修水利,辦教育,減徭役,懲奸除弊,選賢任能,頗有政聲,藩憲重臣能勝任而久於其職者不多見,一個你,一個張紞,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南,你們都是大明朝的方岳柱石啊!”

  朱雄英說他是撐起東南之地的山嶽,這個評價當真是極高。

  王鈍謙卑道:“陛下繆贊,臣愧不敢當!”

  王鈍在前元至正年就已經出道,韓宋龍鳳政權之時中了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