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二百三十九章 意外





喜出望外的安邦彥斷然下令:暫緩對鴨池的攻擊,各門只留下足夠數量的警戒部隊,其他所有人員全部去收割莊稼,同時叫安效良率烏撒主力奔襲陸廣——阻援尚在其次,從眼前的情形看,不知什麼原因,劉超顯然對自己大軍的突然出現毫無戒備,得去那裡看看能否也撈到這樣的大便宜!





果然,第二天安效良的飛騎信使便帶回來同樣激動人心的消息:陸廣與鴨池如出一轍,見到水西大隊人馬,守軍全部龜縮回城,把城郊所有的莊稼全扔給了大軍!陸廣城不大,強攻的話萬把人足夠了,但安效良現在要堵四門,還要分出人手去搶收莊稼,兵力就顯得捉襟見肘,因此信使請安長老儘快酌情派些人上來幫忙。





孫杰是名將,為了確保勝利,安邦彥帶出來足足近四萬之數的大軍,兵力已很是不少,可此時卻感到帶的人還是不夠——鴨池這裡的莊稼地面積比陸廣大了將近一倍,也需要儘快搶收啊!不過琢磨再三,還是抽了五千人北上,如此一來,發動全面攻擊的時間便又要拖延幾天了。





勇武過人但腦子略嫌不怎麼夠使的安效良卻沒安邦彥這份耐心。剛剛收完靠近陸廣河灘的一片地釋放出兩千多人手,正要把他們打發去城東,安效良難得地動了一回腦子:東門那邊只有一千多警戒部隊,牆上的漢狗們肯定看得清清楚楚啊!那他們為啥不發動一場逆襲呢?哪怕只把大家趕開一小會兒,也足夠放一把火把田都燒了呢!嗯,顯然是他們兵力不夠!這道理,簡直像先有爹後生兒一般太明白不過了。既然他們兵力不夠,那咱還不去打一下實在就太說不過去了!安效良的腦海裡,已經浮現出既收完了莊稼又攻下了陸廣後安長老拍著肩膀誇獎自己又聰明又勇敢的動人場景。





於是親自帶著一千多烏撒嫡系,連同這兩千多人一起跑到城東,莊稼也不割了,直接對東牆發動了襲擊。





然後……就被守軍揍了個灰頭土臉。





自從王爾善兵敗,這兩年劉超一直沿河(三岔河、鴨池河、陸廣河……不管叫啥名,反正都是一回事)佈防,與水西軍雙方在普定衛、柔遠所,乃至鴨池等地往來拉鋸交戰已非一日,可以說彼此已經非常熟悉了。但這次剛剛交手,安效良便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對手並不是往日裡熟悉的河池兵!





在安效良的記憶裡,與張芳的遵義兵、解忠仁的銅鼓兵不同,這幫廣西河池兵還是很敢打的。當然,所謂的敢打,也只是相對而言——每次交戰,他們不會像其他那些不中用的傢伙們那樣一鬨而散,不過仗著有弓有甲,遠遠地一通亂箭,倒也很是熱鬧,有時還會放上幾炮。苗族勇士們都沒有鐵甲,手裡又是射程有限的竹弓,遠程交戰往往會吃些虧。然若是單純論戰力和戰鬥意志,這幫傢伙與自己的烏撒勇士們相比,肯定還是遠遠不及。





只部署了千把人的城東都不敢開門逆襲,安效良估計,城裡最多也就三千兵:各牆都留上三四百人戒備,剩下的兵力連二比一的優勢都無法保證,所以才不敢開門打一下嘛!這種軍情機密,一眨眼就被聰明的安頭領猜破了!那麼,每面牆均攤也就是不到一千守軍!正常情況下,攻守雙方兵力對比到達三比一時,這攻城仗便可以打上一打,眼下是五比一的絕對優勢,所以安效良信心滿滿地發動了攻擊——還不忘了囑咐下手下盯其他各門的幾個頭領:等下打起來,守軍會抽調各牆兵力東援,大家隨時注意,若是自己當面的漢狗們出現兵力不足的現象,定要抓住機會,立即發動協同攻擊,嗯,莊稼晚一兩天收割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