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1385章 奇蹟工程

    隨著第一個戴維弦構件製作完畢,伊奧勒姆稍等觀察了一會兒,才開始下一個構件製作。

    這種一邊製作載體構件,一邊鏈接的方式,對於容錯率的要求極高,一般魔法物品都是在所有載體構件都完成的情況下,才會鏈接魔網。

    這樣前面如果有什麼失誤,單獨重做某個載體構件就行,最後鏈接魔網時,也因為施法較為集中,且相對完整,使得鏈接難度與法術的實際施法難度相差無幾。

    而這種一邊製作載體構件,一邊鏈接魔網的製作方式,中間任何一步錯了,都沒有修改的機會。

    就好像一個程序一邊寫代碼一邊跑測試,要保證最終的程序符合設計要求,那麼代碼就不可能出錯,可很多情況下,不測試根本就不知道代碼是否有誤。

    這就需要程序員,在開始寫代碼之前就要通盤考慮,相當於事先已經在腦海中模擬出所有可能的情景,然後選擇一個包含所有代碼、且使程序符合要求的完整方案。

    當然,這還僅僅只是理論上的可行,實際情況還需要考慮人的因素。

    人又不是機器,當然可能出現失誤,類似於敲代碼按錯鍵了,事實上就算是機器也會存在誤差,只是相比於人來說更加穩定罷了。

    實際就需要製作者在每一步行動前都要反覆斟酌,確定不會出錯再下手。

    夏多看過獨立奧火裝置的設計圖,單單一個奧火序列就包含數千要素,每一個要素都對應一個戴維弦構件,而整個裝置共有124個奧火序列。

    (高階法師進階奧術師時,創造的奧火也包含好幾千法術要素,施法時間很長,不是常規法術,詳情見501章)

    算上其他附屬的支援型要素,這樣一個獨立奧火裝置至少包含上百萬法術要素,同理,也就是上百萬個戴維弦構件,上百萬次獨立計算失誤概率的鏈接魔網動作。

    這麼算下來,這個獨立奧火裝置能夠順利完工的概率幾乎為0,伊奧勒姆之前能夠完成一次實驗,簡直就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