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末星晚 作品

第六章 相似之性

    這個時候,季木只覺得自己就像是遇見了角色扮演遊戲中的事件選項。

    是請假在家,還是照常上學呢?

    如果他選擇請假的話,就可以趁這段空閒的時間去市區裡考察,然後對照現實和回憶裡的相似與偏差。

    而如果他決定明天就前往學校的話……也許更利於找出他的回憶與這個世界的真相。

    至於季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認為蘇燁所寫的那部小說的結局有些異樣。

    故事的結尾……學校為什麼會被一場大火給燒掉了呢?

    那部小說裡的學校,難道還蘊含著某種他所不知的特別意義嗎?

    假如說學校這條線索才是真正的重點的話,季木覺得它反而應該等到準備充足以後再去探查。

    “姐姐,你先替我向老師請一個星期的假吧。兩個星期時間太長,那麼久不去上學也許功課都會落下。”季木思慮了半晌,最後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好吧。”蘇清明想了想,很快就同意了他所提議的話。

    “那麼……晚安。”

    “嗯,晚安。”

    ……

    在和蘇清明道了一聲“晚安”之後,季木一個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他再次整理了一下座落在靠牆位置的書架,發現擺放在其上的書本並沒有染上多少灰塵,顯然是不久之前還清理過的模樣。

    季木從其中抽出了一本書,把它給放在了身邊的床頭櫃上。

    他在脫下外衣之後,就將它疊好,擺放在了床頭的一個角落。

    然後他躺到了床上,倚靠著身後的枕頭和木板翻開了書的紙張。

    季木當下所看的書,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所著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是一部自傳式的散文,講述的是一個幼年時期就患上重病變成了盲聾啞人的小女孩的成長曆程。

    在初次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季木就為此而深深地震撼。

    盲、聾、啞。

    這三種不幸中的任意一種,加諸一個正常人的身上,都會令其發狂。

    失去視力,也就意味著漆黑的絕望。

    沒有聽力,也就代表著無聲的悲傷。

    不能言表,也就象徵著難明的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