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九百四十七章 山脊植榆抹水泥

其次為柳樹,更不對,柳樹種山坡上缺水。

只有榆樹長得快,同時又能夠於此環境下正常生長,拿它固土保護

“對,榆樹好,樹皮拿來做黏合劑,蚊香和其他的香要用,都放蜂蜜的話,蜂蜜不夠。榆樹愛生蟲子吧?”

朱樉想到了榆樹的用途,春天採老樹枝的皮,不影響榆樹生長,餓了還能吃,就是越吃越餓,刮腸子,跟百草霜、鍋底灰似的。

小丫頭鈴兒接過話:“太原府有膽礬礦,提純一下與石灰水混合,就是鹼式硫酸銅。

另外還有七水硫酸亞鐵礦,叫綠礬,用他乾餾得硫酸,拿硫酸與氧化銅反應,成為膽礬。

而且本地不似定遼都衛那邊,那邊的榆樹容易生病和長蟲子,這裡的少。

不過樓煩鎮的鐵礦沒有,需要從其他地方調,比較容易,未出太原府。”

“看樣子得在太原府弄個廠子生產鹼式硫酸銅,順便把其他農藥和化肥做出來。

該清淤就清淤,多出來的淤泥曬一曬,肥田。

眼前的山,看著土壤不錯,腐殖質的山皮土,那邊有針葉林,有松蘑吧?”

朱棡考慮建廠子,要冶煉的,也要農用的,再看看飼養需要什麼。

關鍵在於ph試紙,看土壤酸鹼度,才好知道種什麼,以前哪曉得這個,都是看種某種東西不行,就不種。

不懂得可以採用其他手段調整酸鹼度,調整後的配合著氣候,作物產量高。

前面的隊伍已經搭好了營地,百姓們住在山下,離著山坡有一段距離的位置,看房子是新的。

牆壁上長草,上面是人字梁,房頂上也有草,瞅著像過渡房,耗費人力。

但河邊有衝擊平原,總髮水,主流汾水,加上其他的河流,夏天雨一大,水位上漲,周圍山多,水全向低窪的位置流。

發一次水就有一次好土地用,跟石臼湖差不多,不同之處在於,樓煩鎮發水後很快乾旱。

“咋還有水泥地?”大家到營帳的地方,發現帳篷全紮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

老五朱橚一腦袋問號,太原府的治所陽曲縣沒看到,晉祠鎮所在太原縣沒看到,這個破地方,誰燒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