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八百四十四章 衛生應用多閒暇

他說著鹹菜,想到了鹽價,芥菜疙瘩不值錢,下丘村拿來和大豆套種,然後收了正好種高粱。

與大豆套種的過程中,畝產三千多斤,還有大豆的收成呢,能收一百五十斤。

鹹菜疙瘩跟榨菜那個都是芥菜,鹹菜疙瘩是大頭菜,榨菜是青菜頭。

等著種高粱的時候,還為高粱補了肥。

青菜頭七分錢一斤收,芥菜疙瘩扣除了大豆的收穫,比青菜頭還便宜,所以鹽貴。

“遠的地方四文,正常的地方三文,路好的兩文,村子一文。”馬皇后知道價錢。

“好,最貴四文,不貴,能吃起。”朱元璋露出憨憨一樣的笑容。

四文一斤的地方是路特別不好走,本地又沒有鹽的偏遠地區,需要運輸費。

河南那裡就是三文一斤,南京自然是兩文,下丘村有居必七,直接去海邊採購鹽,不用別人運。

不需要鹽引了,正常交易稅,三十稅一,百姓能夠吃得起鹽,最耗費鹽的是做酸菜。

醃完酸菜,鹽就沒了,無法再用。

“陛下,待百貨商店開到各縣,最偏遠的地方也能吃到三文錢的鹽,還有鹹海魚乾、海帶、海米等食物。”

里長又跟著說一下,百貨商店成本低,鹽場官營,百貨商店拿貨價錢不一樣。

百貨商店具備特殊職能,維護大明物價體系,一些貨物甚至是本錢出。

百貨商店所損失的錢,在實際上給予了大明百姓,百姓賣東西給百貨商店,百貨商店運輸費用摺進去,一點都不賺地給到其他地方百姓。

它的作用不僅僅為了賺錢,乃為大明國體政治服務,平衡社會物資流通,保障百姓基礎物資供應。

賺錢的商品佔一部分,其他的都還給百姓,但國家整體經濟向好。

經過數據收集,百貨商店通過專門的收購行為,控制百姓種植作物的品種、養殖牲畜與家禽。

百姓能夠活下去,便不會造反,願意配合朝廷,慢慢的生活質量提高,國力增強。

朱元璋又舉起望遠鏡:“百貨商店厲害,以前的人咋就想不到?鹹菜絲居然不是白的?這個咱懂。”